【北京專訪】著名英國時裝設計大師PaulSmith,表面看似十分嚴肅,原來他是一個既幽默又健談的人。來自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寂寂無聞的小子,十五歲輟學,因一次單車意外住院,結識藝術與時裝愛好者,二十四歲以六百英鎊起家,進軍時裝界。今時今日,PaulSmith坐擁每年營業額逾十八億港元的時裝王國,更獲英女皇頒獎封爵,SirPaulSmith的名字無人不曉。 撰文:顏英儀
現年五十九歲的英國時裝設計師PaulSmith,跟他做訪問是一次很愉快的經驗,他言談間流露出英國人幽默的作風,態度親切,沒有架子。
英國金蛋
在時裝界縱橫三十多年的PaulSmith,他的時裝王國已遍及全球三十五個國家,約二百五十個銷售點,當中有二百家在日本,每年的營業額超過一億四千二百萬英鎊(約十八億港元),是英國史上最賺錢的時裝設計師,連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Blair)亦是PaulSmith的支持者。
PaulSmith近年積極地發展中國市場,在內地主要城市開了四間分店,計劃於今年九月前再多添三間,誓要在中國時裝市場分一杯羹。
早前PaulSmith親赴北京,在中國舉行首次大型的○六春夏男女時裝發布會,問他為何會選擇在北京舉辦時裝發布會,PaulSmith解釋:「我覺得北京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舊式建築物,最喜歡食中國的點心,第一次來到北京是一九八五年,今次是我第三次來到北京,我覺得中國轉變很大,○八年又會在北京舉行奧運會,而今次做騷的『798空間』,場地十分合適,如果找到合適的地點,希望可以在中國開多三至六間分店。」
反企業化
近年各大品牌都走向企業化,面對時裝界的巨無霸LVMHGroup和GucciGroup吞噬不少有潛力的品牌,PaulSmith有沒有打算走向企業化?他回答說:「我希望不會,因為我覺得走向企業化只會令時裝走向公式化,就像一條賺錢的方程式,會以錢為重心,令設計缺乏創意,失去個性和熱誠,我希望我設計出來的東西是與別不同、富創意和多變的。」
現時品牌PaulSmith仍然由他和妻子PaulineDenyer全權操控,身兼CEO和創作總監的他,經常在店內打點,希望藉此可以更了解顧客的需要。
其實PaulSmith多年來一直堅持在倫敦時裝周發表新裝,問他有沒有計劃衝出英國走向巴黎和米蘭的時裝周?
他慎重地表白:「對我來說衝出英國走向巴黎和米蘭的時裝周是十分重要的計劃,不過我對自己的國家仍然忠心,可惜PaulSmith是一家獨立的公司,在財政上要自給自足,在巴黎和米蘭搞騷需要很多資金,所以現在仍然在英國的倫敦時裝周發表新裝。」
無心插柳
PaulSmith一九四六年出生於英國的諾丁漢,十一歲便立志成為出色的單車選手,他十五歲輟學,父親為他在當地一間成衣製造廠覓得工作,但他依然沉醉於踏單車,直至一次單車意外入院六個月,令他認識一班藝術與時裝愛好者,更認識生命中的最愛──妻子Pauline,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改寫了PaulSmith的命運。
PaulSmith笑說:「Icrashedintofashion(我誤打誤撞入時裝界),覺得自己好幸運,一場意外改寫了我的一生,令我的人生更加刺激,在沒有期待的情況之下,進入了一個創作的世界,不單認識了時裝,更認識了建築、pop-art、graphic和設計的生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之下尋找到自己的方向。」
成功非僥倖,能在眾多的品牌之中突圍而出,成為英國史上最賺錢的時裝設計師,PaulSmith的成功關鍵在於甚麼呢?
PaulSmith說:「做一個平凡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因為自己的作品登上《Vogue》而沾沾自喜,永不假設是我的人生座右銘,一定要抱着好奇的心態才可發掘新的意念,從工作中學習亦是十分重要,我二十四歲在諾丁漢創業,一手一腳打理生意,夜晚進修,除了設計之外,亦學會了怎樣去做一個生意人,憑着三十多年的經驗,在設計與生意之間找到平衡點。」
晉爵結婚
PaulSmith續說:「至於我的自己設計是ClassicwithaTwist,喜歡用不同的質料去配搭,希望穿着PaulSmith的人藉此反映出個人的獨特個性,每次都會有新鮮感。」一九九六年英女皇為表揚他對英國經濟的貢獻,特地頒發了「經濟貢獻獎」給他,到二千年再加封他為爵士,讓SirPaulSmith晉身成為英國貴族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PaulSmith與女友PaulineDenyer交往數十年,但一直都沒有娶她,直到他被晉封為爵士的那天,才與女友補辦婚禮,成為當時英國時裝界的佳話。
攝影:葉君海
部份圖片由PaulSmith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