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居民回歸前後一樣猛

原居民回歸前後一樣猛

新界原居民一直非議當局審批丁屋申請緩慢,但爭取多年毫無成果,這次港府給予明確審批時限承諾,對原居民而言是可喜消息。其實由殖民地時代至回歸後,政府以軟硬兼施的政治手腕對付鄉議局,一方面從嚴審批丁屋,卻又籠絡鄉紳以便收地發展新市鎮,因此雙方關係時有反覆。
由於英國佔領香港時遭新界人反抗,故殖民地時代實行原居民政策,讓原居民享有特權以穩定管治,日軍侵略香港時,一些原居民保護英軍撤退,令英國對原居民另眼相看,放寬原居民移民英國。前途談判時,有人提及原居民政策存廢問題,但北京認為新界人抗英有功,回歸後其待遇不能較殖民地時代遜色,故在《基本法》第四十條列明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受特區保障,成為原居民爭取權益的「王牌」。

九四年千人圍立法局

港府忌憚原居民,與原居民動員力強可隨時組織激烈行動有關,最經典一役是九四年立法局表決修訂新界土地繼承權草案,賦予婦女同等新界土地繼承權,近千原居民到立法局外示威,金融中心秩序大亂。劉皇發昨在村代表大會上坦言,新界人不團結就無政治力量,亦缺乏與政府討價還價價值,有村代表更明言鄉議局與村民利益攸關,反映原居民利益至上的心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