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承諾致力維護知識產權,加上本月二十六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上海當局勒令與北京秀水街齊名、專賣冒牌貨的襄陽路服飾市場,於七月一日關閉。消息公布後,近日卻出現將襄陽路市場移師到網上繼續經營,且規模橫跨上海、福建、廣東等地,令當局甚為頭痛。
起步於二○○○年的襄陽路服飾市場,以售賣Chanel、GUCCI、LV、Prada等國際著名品牌的冒牌貨而出名,被當地人稱為「平民的時尚地標」,也有「北有秀水街,南有襄陽路」之稱,讓許多中外消費者趨之若鶩,當中七成是外國遊客。
900商舖 年收5億元
目前襄陽路市場有近九百多間商舖,每年營業額高達五億元人民幣,年稅收達到二千萬元,一間不足八十呎的舖頭,年租金竟高達二十萬元,可見利潤豐厚。不過,這亦使襄陽路成為上海最大的侵權地區,佔了上海商標侵權案的八成。去年尾在中美知識產權圓桌年會上,上海襄陽路市場的去留問題,更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
在外界壓力下,當局最近決定關閉襄陽路市場,並在周四(二十日)宣布將《涉外商標保護聯繫名錄》增加至十個國家、八十五個商標,新增加的品牌包括喬治阿瑪尼(GIORGIOARMANI)、傑尼亞(ErmenegildoZegna)、Levis等,涉及種類有服裝、手袋、手錶、太陽鏡、化妝品、汽車配件、電器等二十多種。
商標侵權 最高罰96萬
同時,商標侵權者將會被罰款最低三萬至最高九十六萬元人民幣,或會被刑事起訴。為了配合當局是次決定,未來兩日上海市數家法院會對一些知識產權案件作出判決。
當局連串措施卻未起到阻嚇作用,近期多個「網上襄陽路」迅速出現,在網上進行冒牌貨交易。
當局雖在上個月底關閉其中一家名為「上海襄陽路服飾市場」網站,但該網站其後卻轉移到福建和廣東等地繼續發展。
《中國青年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