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訊:聽證會

上海通訊:聽證會

聽證會這個詞,說來並不陌生,它從萬眾矚目到一聲歎息所經歷的時間,也就短短一兩年,但畢竟已聲名遠揚了。好奇、喝采、法制進步,轉而變成失望、厭倦、橡皮圖章,眼下的聽證會,真的顯出它的雞肋本色。
上海又要開聽證會了,議題是的士應否漲價。其實,這只是一個初級議題,更深入的是,如何漲價?然後是漲多少能夠解決問題。
最後,是這個行業漲價,那麼,其他與石油產品有關的行業漲不漲,如果要漲,怎麼漲?倘若真要問個明白,那聽證會的時間至少不能比人大、政協的「兩會」短,因涉及面太廣,參加的代表也絕對不可能比「兩會」的少,否則就缺少普遍性。

與會者多擁護漲價

普遍性的確是目前聽證會最要命的事情。出席聽證會的代表,往往是一些漲價的擁護者,反而增加了百姓的反感。的士要漲價,原本大家都是體恤「的哥(的士司機)」的苦楚的,所以,每公里漲個兩三角,基價達到個十四五元,應該不會有甚麼太大的意見。偏偏這個聽證會一來,把大家的乾火吊了出來,這個行業,明明牽涉到的是政府、出租公司、的哥、消費者四個方面,現在倒好,政府在發放牌照、稅收等方面按兵不動,公司也並沒有減少的哥的份錢,反而把石油漲價的壓力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以下理由是聽證會上聽不到的:房車售價近幾年大幅度下降,為何沒有使的士行業降價?漲價可能造成自備車數量劇增,會否使上海成為交通癱瘓的災難性城市?石油價格一旦回落,車費能否打破過去只漲不降的潛規則,甚至低於目前的價格?
現在,「兩會」的民主氣氛已經日漲夜大,一邊倒的聽證會的確需要這些反面的聲音,來兼聽則明一下了。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