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本周繼續造好,全周上升483點,周內更一度挑戰17000點的01年高位水平。早前大市升勢由中移動(941)帶動,本周則由地產股帶動。長實(001)全周升4.6元,周五收報88.05元,新地(016)則全周升9.55元,收報90.75元。業績公布後股價一度回落的和黃(013),全周亦升2.5元,收報75.25元。
三者相關窩輪的成交亦有明顯上升,由前周至周五,長實輪佔窩輪總成交由約1%增至約7%,新地輪由約1%增至約4.7%,和黃輪則由約5%升至9%左右。不過,活躍的窩輪中,我們發現不乏一些短期或價內證存在。短期證較易受時間值耗損影響,而價內證每份價值普遍較高,所得的槓桿會相對較小。
窩輪的價值是由兩大部份組成,分別為內在值及時間值。內在值是指正股價格與窩輪行使價之間的正差額(需經轉換比率調整)。當正股價格上升,一隻價內的認購證內在值會跟隨上升。
以長實認購證2215為例,行使價為80元,轉換比率為10兌1。如長實股價為81元,2215的內在值等於0.1元(81元-80元/10),如長實股價上升至85元,2215的內在值則上升至0.5元(85元-80元/10)。近期多隻股票屢創多年或歷史新高,推使窩輪的內在值上升,不少窩輪的價格更升至1元之上,大部份便是來自內在值方面的上升所致(亦有機會來自波幅方面的上升)。
價內證的風險相對較價外證為低,但每股價值普遍較高,所得的槓桿便會相對較小。再以長實窩輪為例,以周五收市價計算,2215價格為0.8元,另一中期價外證4878的價格為0.5元。2215行使價為80元,6月到期;4878行使價為88元,9月到期。持有2215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沽出面值較高的2215,買入價值較低的4878,把當中差額鎖定(如以一份2215換一份4878計算,每股差額為0.30元)。
沒有人會知道大市或個別正股能否再創新高,在風險角度的考慮下,投資者應考慮將價內的窩輪沽出,以鎖住部份利潤,然後再轉移至比較貼價的窩輪上,所用資金既少,槓桿亦較大,縱使長實下跌,投資者的損失亦會相對較少。
德銀投資產品部
撰寫人為德銀認股證之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德銀是德銀認股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