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自我的悲慘下場

失去自我的悲慘下場

蔡淑梅醫生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容貌、外形和個性,不同民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審美眼光,但大家對美麗的追求,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贏得別人的讚賞。「美」不可能孤芳自賞,所有人都喜歡漂亮的東西,吸引人的事物,都會成為人們爭奪及模仿的對象。追求美麗是人之常情,但否定自我,討厭自己,要扭曲自我來迎合他人,卻是一種病態。

整形整容事業如今大行其道,一眾婦女為了追求「完美」,不惜一擲萬金,飽嘗切膚之痛,冒着生命危險,也要為自己重新改造一番,朝着商業市場所塑造出來的美麗形象進發。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舊我不死,又何來新我?
整容、隆胸是創傷性頗大的手術,後遺症及手術失敗後的可怕結局,屢見不鮮,為甚麼人們依然不計後果,前仆後繼地愈來愈瘋狂?難道他們真的以為科技進步了,就沒有後果了嗎?

整容是自毀行為

天生的容貌和身材,無論美醜,都是個人的特色,一個自愛的人,才會愛人。我們必先要了解自己,才能懂得了解別人。甫出娘胎,我們便開始探索自我,對外物的認知,會不期然地投射到自己的身上。美與醜,本來並無準則。假如盲目地追求別人的設計,忘記自己的美麗,以他人的眼光為依歸,放棄自我,甚至毀滅自我,去迎接一個虛幻的假象,其實是自毀的行為。
愛美的人以為整容是潮流,是高檔的消費,只要花得起,還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但他們可有考慮過摧毀自我後造成的心靈創傷?改頭換面、隆胸整形的唯一動機,無非對自己外表不滿,但換上去的,卻是市場吹捧出來的虛擬美麗,既不真實,亦不長久。假如盲目追隨潮流來改變自己,這人的本性,還在嗎?
商品化、形象化、標籤化,全都借助人類愛美的本性而大行其道。標奇立異的商品層出不窮,推陳出新,潮流的巨輪,一刻都不能停頓。世人失去了自我,才會跟隨商人的指揮棒左搖右擺,好像中了邪一樣,被洗了腦仍不自知。

追求虛假的美麗

整容不同換衣服,動了手術,就不能回頭,以為裝卸搭建是等閒之事,不滿意還可以從頭再來,是大錯特錯。無論手術多簡單、多輕微,都會造成一定的創傷,復原的能力因人而異,沒有後遺症是絕不可信的。
世人盲目地追求虛假的美麗,假貨贗品、人工美女,充斥市場。假的東西包裝得特別漂亮吸引,以至真貨反而沒有市場。假如美的標準全由商人主導,沒有主見、沒有自我的俗人,就只有言聽計從,跟隨大隊,把自己也包裝成一件商品,推出市場,尋覓買家。能夠成功變成「美女」的幸運兒,初時還會沾沾自喜,以為醜小鴨終於化身天鵝,從此改變命運,出人頭地。誰知,這種快樂的感覺不會維持多久,過了一些日子,整容的副作用逐漸浮現,那時後悔已經太遲。

需不斷修修補補

在整容的歷史上,根本沒有絕對的成功,暫時的美麗,會隨着歲月而慢慢消失。當身體鬆弛和退化後,或多或少都會加速後遺症的出現,令原先的「創作」逐漸走樣。最後,他們還要不斷加護,不斷修補,才能勉強撐得住一副見得人的面孔。如果情況太壞,修無可修,補無可補的話,更有可能變成另一個米高積遜,人不似人,鬼不似鬼,多可怖?
純粹站在醫學角度來說,如非必要,任何整形、整容、隆胸的手術都是多餘的。近年不斷出現的失誤事件,正好反映出事實的真相。由於利之所在,就會有人鋌而走險。一個人如果失去自我,何來清醒的判斷能力?試問,進一步的自殘,可以提升衰弱不堪的自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