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3年消化 樓價壓力大<br>6萬新盤單位待售<br>

須3年消化 樓價壓力大
6萬新盤單位待售

【本報訊】今年首季新盤滯銷,令市場可供出售的一手單位急增至6萬伙,創一年半以來的新高,足夠未來3年消化有餘。測量師學會認為,發展商目前推盤開價仍然偏高,在未來供應充裕的情況下,一手樓價要下調5至10%,才能消化囤積的供應。

首季動工量大升71%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昨日公布一手住宅最新的供應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私人住宅動工量達6000個,為04年第一季有數據公布以來的季度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升71%,比對去年第四季更多逾81%。令建築中的單位,由去年第四季的4.4萬伙,增至上季的4.7萬個,但同時,預售單位減至只有3000個,較去年同期大減一半。起樓多加上賣樓少,令待售一手單位增至6萬個,較去年底時的5.5萬伙,增加9.1%,是04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

須減價一成才有買家

資料顯示,第一季入伙屋苑包括荃灣爵悅庭及樂悠居等,而市場上仍有貨尾的入伙盤甚多,如西灣河嘉亨灣有逾500貨尾,大角嘴港灣豪庭有200多伙。
身兼測量師學會副會長的世邦魏理仕執行董事余錦雄認為,未來一手住宅供應充裕,即使市場每年吸納量回升至2萬伙,亦要3年才能完全消化。然而,發展商仍未能面對現實,一手定價依然偏高,令買家轉投二手市場,造成一手新盤滯銷。余錦雄說:「一手樓價要降低5至10%,與二手樓價拉近距離,吸納量才可回升至正常水平。」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亦指出,加息陰霾籠罩下,首季發展商均減慢推盤,至不足2000伙,較往年每季平均推盤量大減一半,直接令待售新盤重上6萬伙的高位。他預計,第二季仍有加息壓力,發展商推盤量偏低,令積存的一手單位量仍見充裕,樓價難望上升。
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周國賢則表示,相信市場每年有能力消化1.9萬個一手單位,加上市場預測08至09年的住宅供應量,將較06及07年少,市場要吸納貨尾及新單位,問題不大。

荃灣爵悅庭今年首季入伙,目前仍有近300個貨尾待售。

西灣河嘉亨灣尚有500多個貨尾,是各大已入伙新盤之中,餘貨較多的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