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隨英女皇入暮年

帝制隨英女皇入暮年

對登基已五十四年的英女皇,英國人實在難從雞蛋裏挑骨頭,就算不愛戴也尊重她,她也成為英國君主制度最大一根支柱。但隨着她進入暮年,英國人不得不問:君主制度最後又會否隨她而逝?
溫莎市昨日一早有大批人等候向女皇祝壽。六十五歲的愛德華茲說:「她從未捲入醜聞,職務履行得一流,我們愛透了她,希望她可以在位多二十年。」除了希望女皇打破維多利亞女皇在位六十四年的紀錄,更擔心她一旦駕崩,君主制度可能會崩塌。

帝國日落 鈔票面孔不變

英國子民總揮不去英女皇與英國同在的感覺,在這半世紀有多,英國首相已換了十個,日不落帝國成為過去,潮流來往不知幾多轉,但英國鈔票、硬幣和郵票上都是同一張面孔,英國人在傳媒看見英女皇,可能還多過親眼見自己媽媽,她已成英國人集體記憶一大部份。英女皇在位的表現,亦交出接近完美的成績表。她一言一語都小心翼翼,緊守政治中立原則,從來沒有被捉到失言,只見到她勤勉探訪,唯一污點,就只有媳婦戴安娜一九九七年逝世時掌握錯了公眾情緒,顯得冷漠無情。
這樣的女皇,令支持君主制度的人可振振有詞,指君主是穩定國家的力量。退休老兵卡爾弗說,他不信任政客,不想由他們做國家元首。民調亦顯示英國人認為君主制度最能代表英國傳統。想廢除帝制的共和主義者卻質問,二十一世紀一國元首,還要從一個白人貴族家庭根據血緣產生嗎?他們又指英國納稅人每年給皇室三千六百萬英鎊(五億零七百萬港元),民選國家元首花費會少得多。
將接任的皇儲查理斯不受民眾愛戴,這爭論的天秤將傾向共和主義者一邊。屆時不止英國帝制,整個英聯邦制度亦會出現危機。澳洲的民意是如果查理斯登基,就會不再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英國帝制,看來是隨着英女皇進入暮年。
英國《衞報》/美國《今日美國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