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觀 - 蔡瀾

樂 觀 - 蔡瀾

在大阪睡了一個晚上,翌日出發到湯原溫泉。一路上,滿山遍野,開的都是櫻花。
四月中了,以為季節已過,再也看不到,哪知關西一帶,最為燦爛,也是開始飄零的時候了。
這才是日本人所謂的最高境界。賞櫻,應該也了解他們的悲觀思想,認為盛放並不好看,凋謝時落得滿地,更為淒美。
再也沒有一個民族那麼熱愛櫻花,農村裏家家戶戶,至少種上一株來提醒春天的結束。喜愛的,種滿庭院。經村裏的小路,兩旁必有櫻花,河岸亦是如此。
學校校園的櫻花,總是畢業後學生的記憶。醫院、墓地的怒放,日本人說埋得死人多,土地肥沃之故吧。

白色的、粉紅色的,一株株的櫻花很單薄,沒留下深刻的印象,幾十株開始有點看頭,數百株壯觀,到了成千上萬,才值得欣賞。
也有獨木櫻,那是上百年的老樹,樹幹四人合抱那麼粗,一棵已能匹敵數百棵,開出無數的花朵,但因空氣污染,這種老樹全國也只剩下數十株。
一般種的,兩三年就能開花,矮矮小小,像可愛的兒童。長大的在河上兩邊垂下,乘船穿過,稱之為花的隧道,也有些叫櫻花瀑布,整座山坡的花,似水沖下。
路經姬路城,想去那裏看看。據巴士司機說那邊的花已落得七七八八,作罷。姬路,發音像是基佬,廣東人聽來十分有趣,一說團友們就發笑。
「這裏不是有個叫鶴山的公園嗎?」我問。
日本人也覺得奇怪:「是呀,就在附近,沒多少人知道。」
愈少人去愈妙,公園裏有五千株櫻花,不必進入,在城牆外已見一片花海,最難得的是寒緋櫻居多,我喜歡這種較為深紅的花朵,不像白花、粉紅花那麼薄命,也許是自己個性樂觀之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