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有深層次矛盾?

食物安全有深層次矛盾?

李華明 立法會議員

「綠色和平」驗出百佳和惠康兩大超市蔬菜農藥嚴重超標之後,香港食環署現正向該組織了解化驗報告和參考標準,並要求兩大超市提供蔬菜來源及供應商資料,但至今仍未有詳情。兩大超市只回覆,部份貨源來自廣東省,但拒絕進一步透露農場資料。

監管機制存漏洞

超市出售「毒菜」事件,揭露港府現行的監管機制存在漏洞;除了無法監控超市出了問題的蔬菜源頭外,原來香港本地菜場亦毋須註冊,農戶可以不經檢測程序而自行出售菜蔬,當局又只集中抽驗葉菜,難確保瓜果安全。
問題蔬菜的出現,讓市民聯想起之前發生的孔雀石綠「毒魚」事件。當時,港府是在媒體報道之後才獲悉事件,港府強調輸港活魚都是來自內地已經註冊的漁場。而更多媒體在事件被揭露之後,深入當地漁場調查,發現部份所謂「註冊漁場」根本不存在。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於昨天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監測蔬菜的問題。身為該委員會主席,本人誠心希望,港府在面對食物安全如此重要、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問題上,能夠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不要讓外界感覺到只要關係到中國大陸,港府便多加包容。

成立交流考察團

我曾多次向港府要求,希望能讓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成員組成交流考察團,除了能與內地部門面對面溝通外,我們也能實地了解當地農場的運作,落實有效的監查。只可惜,這個要求得不到積極的回應,港府總是表示,內地相關單位尚未準備妥當。不知道其中是否涉及「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第二次和胡錦濤握手,給台灣農民們帶來更多利好消息,開放更多種類的台灣水果可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可是我卻聽聞不少內地販賣「正版」台灣水果的業者抱怨連連,因為內地有些不肖業者販賣盜版台灣水果,大大打擊了他們原本看好的生意。
這些正貨業者表示,倘若只是利潤上的損失便算了,但如果這些盜版台灣水果被驗出含超標的農藥,屆時被有心人炒作,例如說:台灣當局故意輸出有毒水果,漸進式搞「台毒」……,如此便會破壞了兩岸關係,成為千古罪人。那些業者開玩笑說,希望胡錦濤是次訪美,不要只向微軟主席比爾蓋茨保證中國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承諾非常認真,而是對所有盜版都大力取締。

個案屬冰山一角

我們相信,在香港被揭露的,來自內地的有問題食物,必定只是冰山一角,相信在大陸,人民可能吃了有問題的食物,社會也毫不知情,否則不會出現有死豬在路旁,人人搶着要的新聞。香港各界現在為了毒菜事件而向港府相關單位抗議,我仍然頗感安慰:畢竟,我們擁有獨立的媒體,透明公正的監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