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首季經濟數據,固定資產投資達1.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7.7%,加快4.9個百分點。發言人鄭京平形容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但銀行信貸增加過多,因此適當地管好信貸有助緩解問題。他指出,首季度新增貸款規模達1.26萬億元,為全年放貸目標2.5萬億元的一半,確實過快,已引起國務院及貨幣當局高度重視。
固定資產勁增27.7%
鄭京平表示,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達10.2%,較去年同期加快0.3個百分點,確實偏快。但他強調,該增幅仍在內地經濟潛在增長範圍內,基本正常,不過已達潛在增長區間的上限,已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但他稱,只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強監測經濟運行態勢,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相信能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他又指出,信貸投放及貨幣供應增長過快,開始時可能推動經濟加速增長,但接着會引發通脹、經濟秩序混亂及經濟結構不協調等連串問題,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他認為,只要認真落實早前訂定的宏觀調控政策,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將可保持適度較快的增幅。
至於房地產業,鄭京平指有兩大問題,包括價格持續上漲及結構不合理,尤其是普通商品住宅及中小戶型的住宅不多,因此可考慮提供稅收等優惠,鼓勵增建中小型住宅。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估計,中央將出台調控措施,降低投資增速及市場流動性,但力度不如04年般強烈,因為是次投資反彈力度,以及對油、電、煤的壓力,均不及04年初。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部主席李晶指出,中國首季經濟表現過熱,貸款增長高出人行全年預期的一半,市場關注人行會否提高準備金率,調高利率,引入更多行政手段,或將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以壓抑貸款增長。
貸款增長過快惹關注
另外,鄭京平表示,外滙儲備過高確實給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包括人民銀行必須發行大量票據等手段抗衡,買外滙放出人民幣,限制貨幣政策操作空間,甚至影響了獨立性,現正採取積極措施逐步緩解這負面影響。人行也不斷採取措施,進一步增加及增強人民幣滙率的彈性。
人民幣滙價繼周三錄得按收市價計算最大單日升幅0.13%後,昨天再度輕微轉強,收市報8.0115,較周三收市價微升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