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群英大地震。白宮前天(周三)大執位,每日見記者的白宮新聞秘書麥克萊倫(ScottMcClellan)突然辭職;被形容為「布殊大腦」的高級顧問兼副幕僚長羅夫(KarlRove),交出政策職權,專注政治策略。但白宮群英震盪不會就此打住。
新聞秘書麥克萊倫辭職
過去十五個月,白宮是非、醜聞不斷,被批評未能收拾攻打伊拉克後的亂局,又涉嫌洩露中情局特工身份等,令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聲望跌至新低,已不能超過50%。《華盛頓郵報》就指白宮已進入「掙扎求存模式」,所以喬治布殊必須大換班。
雖然天天在白宮新聞會見記者的麥克萊倫,是喬治布殊「德州幫」的核心成員,但作為新聞秘書和發言人,作為白宮的「面孔」,他離任將有利白宮改變形象。他會擔當發言人至找到新人選為止。
羅夫削權部署中期選舉
至於羅夫,他被喻為「布殊大腦」,一直是總統身邊紅人。喬治布殊連「大腦」都要開刀,原因可能有兩個:羅夫捲入洩露特工身份的「特工門」醜聞,揹上黑鑊。此外,羅夫政治政策一手包辦,令外界批評政策太政治化、權責不清,所以喬治布殊要削去他掌管政策的大權。這個做法有一個好處,就是美國國會十一月中期選舉,羅夫可抽身集中處理他最拿手的政治策略,替共和黨挽回頹勢。
羅夫原來的政策職權將交由新任幕僚長博爾滕(JoshuaBolten)「頭馬」卡普蘭(JoelKaplan)接手。不過,白宮群英的大執位還未完,一般預料無表現的財長斯諾(JohnSnow)將被撤換,現在位坐得最穩的應是喬治布殊開聲保住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Rumsfeld)
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