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科技輸華料突破

美高科技輸華料突破

對於今日上場的中美峯會,美國學者認為,在台灣問題、人民幣滙率這些雙方叫得最響的問題上,難有突破,反而,隨着胡布友好交流,有利促進理解,可能令美國高科技產品輸華取得突破。

美重申對台現有政策

中美關係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教授包嘉瑞(RichardBaum)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當然希望喬治布殊能公開發表強硬聲明,批評台灣總統陳水扁的台獨計劃,不過,由於雙方可以作出讓步的空間有限,「胡布會」相信不會為台灣問題帶來重大突破,喬治布殊屆時將僅僅重申現有政策,即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台獨以及反對台海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
包嘉瑞指出,在台灣問題上,喬治布殊有雙重壓力,一是來自黨內親台派以及政府內的親台勢力,如國防部等,二是國會內的親台力量,再加上,內政問題上的壓力比台灣問題來得大,喬治布殊無迫切需要作出讓步。
美國愛德荷州劉易斯克拉克州立學院經濟系教授黃少敏則估計,中美領導人透過友好交流,有利促進理解,消除顧慮,對促進中美貿易有非常積極作用。他認為,胡布會可能在美國高科技產品輸華帶來突破,但人民幣滙率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則難在短時間內出現突破。

怕中國強大變前蘇聯

黃少敏指出,中美貿易最大問題是相互不理解,並表現為美國高科技產品輸華限制,美國中小企業對進軍中國市場不大積極。對於前者,美國擔心中國愈來愈強大,會變成前蘇聯,再出現冷戰,不過中方已表明,中國是和平崛起,而兩國領導人相互交流,有助消除顧慮,令美方准許更多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此外,胡錦濤訪華,是美國最大新聞,可讓美國公眾了解中國文化、工業、商業,有助加強美國中小企業對中國的認識,促進中美貿易發展。
記者 盧燕儀西雅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