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續升,不過筆者個人相當運滯,是滿手股票,但在這樣的環境,居然是跌多升少。個人並不介意這個現象,股市個別發展是正常,而換馬逐漸傾斜向弱勢股,便要有斯人獨憔悴的準備,要相信股價最終反映價值,終有出頭天,當天筆者便是靠一手冷門股,避過科網股股災。
忽然間身邊不少人在傳說中國會有宏觀調控措施,以目前大勢,其實在所難免。商品價格狂升,資源擁有者及對沖基金,都在大抽中國的油水,中國勞苦大眾辛辛苦苦,卻因為產能過剩沒有議價能力而被剝削,這樣的發展對國家並不健康。當通脹逐漸惡化蔓延,以國內的管治紀錄,相信會忍不住又出手干預。
不過不用太過緊張,現階段在自己嚇自己,估計仍有一段安全日子。不錯中國正在付給全世界資源使用稅,但另一方面,亦透過發行新股籌集世界的資金,幫補這些開支。中國大型新股集資活動仍繼續有來,以國家一向的協調,應該不會忽然倒米,推出宏調的措施。
在想通之後,筆者在短期內的蜜月時間,決定維持一副積極作戰的態度,最主要的風險控制措施,是逐步轉移至一些被人冷落的優質中型公司。已不敢買太細的公司,畢竟已不是潮流,看過富士康(2038)的案例,等閒中小型公司,不易有競爭力。所以只會在那些有業務優勢的公司中篩選,近期強弱懸殊,不乏好選擇。
有些讀者電郵也問到這類型的公司,不便逐一回答,但既然有能力列舉一堆利好因素,便要對自己的分析有信心。股價遲早反映真正的價值。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