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再度大幅上升,成交更大增至476億,為歷史第二大成交,就算撇除恒基發展(097)配股的因素,大市成交亦達440億元,反映動力仍然十足,不過同時亦反映出大市已進入頗為「瘋狂」的地步。當然,大市要「瘋狂」至何時,仍然難以估計,現在考慮造淡雖然無可厚非,但換來可能是長期的痛苦,所以如對入市欠缺信心,投資者亦應該坐壁觀戰,不應逆市造淡。
近日多隻大型中資股相繼公布業績,其中中國人壽(2628)及駿威汽車(203)的盈利表現均較市場預期為遜色,但前者先跌後回升,後者卻在業績公布前大幅攀升,昨午卻因業績欠佳而大幅下挫。如果要評論兩隻股份的前景,其實都應該獲得「趁低吸納」四個大字。
國壽的業績理想與否,市場早已不太介意,因為最重要的是內地逐步開放保險資金在海外投資,國壽這類擁有龐大資金的保險股,最能受惠,所以就算去年的業績未能符合市場預期,投資者亦只會將着眼點放在未來的盈利前景上。綜合國壽今年首季的業務表現,其實極為理想,其中定額保費產品增長達40%,集團首兩個月保費收入則達到379.22億元,市場佔有率高達50.02%,領導地位十分鞏固,亦最能受惠QDII的概念。故此,其股價昨日在跌穿10.1元後反彈,亦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汽車供應過剩已解決
駿威汽車亦出現同樣的情況,就是雖然去年的業績表現欠佳,但投資者是否應以去年的業績作為焦點,其實是值得商榷。市場早已預期內地汽車業去年仍處於艱難的時期,故駿威盈利倒退,應該是市場預期之內,反而集團宣布派發特別股息0.05元,合共派息0.09元,卻是市場預料之外,所以昨日下跌是否市場的過敏反應,要看今日股價的表現再作決定。
同樣,如果投資者撇除駿威去年的業績表現,留意今年的營運數據,應該發現集團今年的盈利表現應該有頗顯著的改善。因為今年內地的轎車銷量按年大幅上升61.8%,產量及銷量亦幾近達至平衡,反映內地汽車供應過盛的問題已有所解決,故此,無論駿威又或者華晨中國(1114)的投資前景,應該看高一線。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