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主席今天將會與布殊總統舉行高峯會。兩天前,布殊公開表示,將會與胡錦濤討論伊朗核問題。胡錦濤抵美時,在西雅圖說,中美關係的發展,已超越了兩國關係的層次。這顯示筆者前天預測,中美高峯會的最重大議題,應是伊朗核問題,大約沒有估計錯。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行政官員曾私下指出,胡錦濤政權其實比外表看起來更加合作,除阿富汗、蘇丹、緬甸、北韓之外,甚至在伊朗問題上,胡錦濤的態度也比俄國的普京好。
為了自己的能源利益,中共一直勸阻美國向伊朗施壓;同樣地,對北韓有極大影響力的中共,暫時也只能促成北韓參加六方會談,不能勸阻北韓發展核武。
然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屬民族主義專權政治的國家,平壤、德黑蘭與北京之間,顯然較與民主的俄羅斯有較多的「共同語言」,更不要說與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之間的格格不入了。中共固然為了自己的能源利益,想要阻止美國對伊朗動武,不希望美國對伊朗核設施採取外科手術式的襲擊;但中共同樣為了自己的能源利益,也會阻止伊朗對美國、以色列進行核子襲擊。對美國而言,中共在這方面的態度比較俄國積極。
過去,美國決策層及智庫一直在討論,對中共是應該「交往」還是應該「圍堵」,現在布殊政府已不作討論了。目前美國看待美中關係,儘管還不能被描述成北京所說的「戰略夥伴」,但實際上,布殊政府已經視中共為戰略夥伴了。布殊政府刻意忽略了中共對國內異議聲音的愈來愈嚴厲的壓制行動,只集中在北韓、伊朗及穩定全球經濟問題上尋求北京的合作。
《華盛頓郵報》在星期天發表社論,質疑布殊政府對中共的這種現實主義政策「是不是值得」。社論說,就在美國政府與國會對美中貿易不平衡採取強烈的質疑的同時,胡錦濤的先遣人員已在美國大採購,並承諾開放美國牛肉輸往中國,加強查緝美國音像產品的盜版問題。然而,社論說,「很不幸地,中國到目前為止的讓步,並不包含釋放布殊政府先前曾表示過關切的新聞記者,這是胡錦濤基本性的失敗。」社論說,「如果中國仍由一個管制網絡言論自由、關押優秀記者、不容許民眾有政治及宗教自由的政權所管轄,它能真正扮演一個建設性的全球角色嗎?」
然而,或許布殊政府認為,中共只要在對付「無賴國家」的問題上幫點忙,這個夥伴所起的作用也夠了;而中共則認為,只要對美國大肆採購,美國對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也會不再堅持。趙岩的問題嘛,暫時不放,還要重作檢察呢。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