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創科大跌怎麼辦?

曾淵滄專欄:創科大跌怎麼辦?

過去數年,創科(669)通過換股收購不斷擴大業務,股價也節節上升。但是在今年1月27日,該股突然停牌,並發出通告指有主要客戶作出盤存調整,這導致OEM的定單下跌。復牌後,創科股價大跌,最低跌至13.5元,之後就在這個水平徘徊(見附圖)。
很湊巧,在停市前不久,我曾經提到創科董事總經理鍾志平到城市大學給MBA學生上課之事。當日,鍾先生談論的主要內容,是創科數名不同種族國籍的主要股東如何合作之事,這是一個成功的管理案例。

競爭變數難預測

可惜,好的管理只能保證內部運作暢順,外來競爭環境的改變,卻是不容易應付的事。主要客戶決定減少存貨量,導致定單減少,是經商過程經常要面對的打擊,而股票投資者遇上這樣的突發事情,也只能自歎倒楣。
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這就是為甚麼投資者得分散投資,以避免突然而來的壞消息出現。這種情況就有如一隻正在炒得火熱的股突然宣布供股或配股集資一樣,導致股價大跌,是不可預測的。
任何人或真能「預測」這類壞消息,必然是有內幕消息,值得證監跟進調查。因此,股票投資者要避開這類壞消息,是不可能的,而壞消息一出,股價就裂口下跌,想跑也跑不掉。要嘛,馬上止蝕,不問價拋掉!要嘛,靜觀其變。

靜觀其變較實際

我會選擇靜觀其變,反正壞消息已出,股價下跌應該已經反映壞消息,倒不如再等一等,等到下一回公布業績時才衡量一下該壞消息帶來的打擊有多大?
創科終於在上個星期公布去年的業績,盈利仍有10%的增長,算是不過不失。不過,今年1月27日的停牌通告所說的大戶定單的減少,也不知是甚麼時候開始?是不是已經反映在2005年的業績?
如果「是」,上述壞消息的影響不算大;如果仍未反映在2005年的業績,則得等到今年第3季創科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時,才能做個比較。
上述疑團,相信不必多久,大證券行的分析員就會做出報告。創科一向是基金愛股,大行的分析員應該很快的跟進,為投資者提供更多資料。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