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煙民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健康地帶:煙民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氣管受阻的疾病,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而它包括了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2000-2003香港肺功能研究計劃」發現,香港約有十六萬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當中十萬人病情屬中度或嚴重,而且都是未有接受診斷或治療。暫時來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無法根治的。
肺部是由兩大部份──支氣管及肺泡組成的。當呼吸時,空氣經過鼻腔、氣管、支氣管,繼而進入肺泡,而這裏就是氧氣進入血液及二氧化碳離開血液的地方。
如果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壁會變得紅腫,並產生過多黏液。支氣管因而變得狹窄,空氣難以進入肺泡,導致呼吸急促。
肺氣腫是由於肺泡腫大並受損,滲透表面面積減少,導致血液的氧氣供應量不足及二氧化碳無法被有效排走。

焦油破壞肺泡

究竟甚麼人較容易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
這疾病是經過長年累月在體內演化而成的。九成患者的致病原因是與吸煙有關,因為香煙中的焦油會引致氣管發炎,細胞發炎產生的酵素,除了令支氣管變得狹窄,並分泌大量黏液外,更會破壞肺泡。煙齡愈長,肺部所受的損害就愈嚴重。其餘一成的病因是與空氣污染、二手煙及先天性抗蛋白質酵素不足有關。因此,最有效避免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或防止病情惡化的方法就是戒煙。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三之一)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