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023)主席李國寶公開質疑:為甚麼建行(939)可以列入恒生指數?
建行是今年8月恒指服務公司檢討成份股時成為新貴的大熱門。建行成為恒指成份股,東亞被剔走的機會便很大,李國寶當然不服氣。
李國寶的理據是:建行在港的流通量只佔總發行量的小部份。不過,這個理據很薄弱,因為目前恒指成份股中,76%以上的地鐵(066)股份仍然由港府持有,完全「不流通」。
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一個地方的股市已不單止是反映該地方的經濟。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在洽購倫敦交易所,如果這兩大交易所合併,則兩家交易所所有的上市股份就可以同時在兩地交易,兩家交易所的指數也會合併為一。另有傳聞指納斯達克交易所也正在洽購新加坡交易所,也許,這正是港交所(388)股價炒得熾烈的原因。
過去,任何上市企業股價突然被炒上,港交所必要求該企業解釋為何股價出現不尋常的波動?當然99%的回應都會是「不知道」。如今,港交所本身的股價狂漲,也遭到證監會要求港交所解釋,而答案也是「不知道」。
既然潮流興合併,港交所會不會吞下上海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或者,港交所會不會與新加坡交易所合併?與美國的交易所合併……目前,港交所股價雖已飛升,但與美國的交易所相比,從PE的角度來看,仍是相對便宜
港交所股價飛升,誰得益最大?自然是港交所的會員證券行──它們都持有大量港交所的股票。
漁翁撒網免走漏
香港也有不少上市證券行,只可惜他們所持的港交所股權如果不超過5%,是不必通報的。因此,我建議大家不妨漁翁撒網,買入多家上市證券行的股票,因為這些證券行的資產值將會因為港交所股價上漲而大幅增加。
新世界(017)的鄭家純公開批評港府官僚化,導致商家減少投資。鄭家純所指的,自然是紅灣半島改豪宅不成的事。不過,鄭家純也該替曾特首想一想──明年曾特首就要競選連任、港府不官僚化的結果,就是被批評為官商勾結。「官僚化」與「官商勾結」,哪一項罪名的殺傷力大?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