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選擇美國西岸城市西雅圖(Seattle)作為訪美的首站,行程又與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當年訪美相似,只不過,鄧小平當年是以西雅圖為尾站。一個西方城市,兩代領導人一出一進,政治接班意味突出,大有沾鄧小平的光,向黨內江澤民派系施壓之意。
素有「通往東方的大門」之稱,加上是美國巨頭企業波音、微軟總部所在地,令中國領導人對它情有獨鍾,自中美建交以來,中共三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先後踏足西雅圖,但各自有不同的外交風格,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三代核心 風格大不同
一九七九年,中共元老鄧小平以副總理身份訪問美國。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訪美,鄧小平的幽默和睿智,風靡花旗國,將主要電視網絡的黃金時間變成「鄧小平時段」,《時代》周刊也兩度將鄧小平選為封面人物。
鄧小平到西雅圖機場時發表的聲明,更成為中共領導人交接班的訊號。他說:「我們行程的最後一站就是你們這個被稱為『通向東方的大門』的城市,這使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兩國是隔水相望的鄰居。太平洋再也不應該是隔開我們的障礙,而應該是聯繫我們的紐帶。」
一九九三年,江澤民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峯會,到訪西雅圖。但是,他只是在國際場合會晤美國總統,並未官式訪問(OfficialVisit),未能正式接上鄧小平的旅程。
西方眼中 難跟鄧江比
十三年後,鄧小平隔代欽點的接班人胡錦濤,終於從西雅圖開始訪美旅程,接上鄧小平的班。但是,無論同鄧小平的幽默比,還是同江澤民的「海派」作風比,胡錦濤給西方社會的印象遠遜一籌。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亞洲問題專家李侃如(KennethLieberthal)說:「胡錦濤是很謹慎的風格,頭髮一絲不苟,而且從來不會使用手勢,也從不會有意想不到的發言。他是完全控制自己的人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