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小學界剛走出殺校的陰霾,教統局卻正向中學磨刀霍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昨日表明,只開得一班中一的中學,局方將不會繼續資助該校;只能開兩班的中學,則需與他校合併或合作以求存,預計中學殺校潮於○七/○八年度為高峯期。
李國章說,各中學必須有一定班數及有足夠科目供學生選擇,才對學生學習有利,加上政府要配合未來三三四新高中學制,「佢哋開足夠科目係有困難,咁樣對學生亦唔好,我哋係唔應該繼續資助。」開設兩班中一的學校,則需考慮與他校合併或合作形式經營,並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他說:「好似你教初中,我教高中,大家可以合作。」目前政府以三十八人開一班計算。
盼以小班教學解決
位於灣仔的香港三育中學,現只餘下一班中一,該校校長鍾志興不同意局方以「殺校」來解決人口下降的問題,認為這對中學不公平,現在也影響了學校對未來的規劃,如制訂三三四學轉制時的課程。該校正考慮轉為直資或與各校合併等方法求存。
另一所位於大埔、收生只餘下一班的中學,該校校長批評教統局希望多收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來「救校」,預計需收至三班才足夠保命。
教協會會長張文光批評,局方這做法會令學校更多動盪,認為:「呢啲係規劃失誤,但要學校承擔,係好唔公平。」他建議,政府應推出小班教學,如第三組別學校,開班人數應由三十八人減少二十五人,以解問題。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小學收生少的學校可尋求出路,政府政策應一脈相承,應給予收生只得一班的中學,尋求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