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協助驗眼 忌貶子女形象<br>學童「懶散」或因視力差

家長協助驗眼 忌貶子女形象
學童「懶散」或因視力差

【本報訊】成績差劣、上課分心就等同學習懶散?有專家指出,部份兒童可能因視覺問題如屈光功能障礙或視覺障礙,而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但如因而被標籤為懶散,就可能影響自我形象,間接影響成長,所以呼籲家長多留意子女的行為和學習情況,並讓子女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記者:趙燕婷

理大護眼專業聯盟成員胡妙媚表示,兒童最常見的視覺問題包括視力問題如近視、遠視和散光,以及視覺障礙如弱視、斜視和色弱。
不過,兒童未必能自行察覺到漸進的視力變化或天生的視覺問題,所以家長應該主動留意子女的行為,「例如成日都側埋一邊睇嘢,可能係因為其中一隻眼差啲;成日都矇住對眼,就可能係focus(聚焦)有問題。」身為視光師的胡妙媚建議,家長應讓子女每年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

自小被標籤影響成長

不少人認為兒童上課和做功課時不專心是因為學習懶散,但原來學習困難也可能與視覺問題有關。她指出幼稚園老師不時將寫有英文字母的顏色卡紙掛在黑板上,然後詢問某種顏色卡紙上寫的是哪一個字母,「但係如果小朋友近視睇唔到咁遠,又或色弱分唔到唔同色嘅卡紙,咁當然答唔到係邊個字母啦,未必因為佢唔專心,所以小朋友成績唔好,家長都要留意吓會唔會同小朋友睇得唔好有關。」
她又說:「有啲小朋友做功課一陣就嗌攰,做多陣又話頭痛,家長就話佢哋冇心機,但其實佢哋可能有散光或者遠視,要好用力咁去睇嘢,所以特別容易攰。」她強調如兒童因而被標籤為懶散,可能會影響其自我形象及成長。外國一項研究更發現,青年罪犯中有視覺問題人士的比率較無犯罪青年的比率為高,估計與有視覺問題兒童自小被標籤有關。

工作照明燈泡勝光管

胡妙媚指,在兒童常見的視力問題中,只有近視可以預防,遠視和散光都無可避免。各種視覺障礙中,色弱同樣沒有預防方法,但弱視和斜視主要是由嚴重視力問題引起,所以及早處理其他視力問題已是最佳的預防。
她建議,兒童近距離工作每二十至三十分鐘,即要休息二至三分鐘,其間可看遠距離的東西或合上眼睛。此外,工作時應注意光線平均及光暗適中,選用燈泡又較光管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