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形白色的土俵,只需十數秒時間,兩個光着上身的男孩便能分出勝負。相撲引人入勝之處,乃電光火石間將力量運用發揮到淋漓盡致而壓倒對手,比田徑百米飛人還要刺激;而且兩人身形差距,不是勝負主因,只需把握頃刻間的機會,再加上戰術運用妥當,「弱勝強、細蝦大」並非無可能。文:許樂暉 圖:梁祖彝
每個周六晚上七時許,油麻地廟街旁的梁顯利社區中心籃球場,都有一群男學生無視場外帶有好奇目光的「觀眾」,在場中光着身子,下身那塊布圍得有點像穿泳褲般的練習相撲。「要近乎『剝光豬』,初時見到都有點抗拒。但豈有人不穿泳褲游泳?這種裝束是玩相撲必須的,久而久之也習慣了。」玩相撲已有1年、13歲的徐治謙說。
十數秒定勝負夠刺激
兩人在土俵上互相推撞、拍打、拉扯等看似單調,但其實論刺激比看百米飛人比賽更甚。就讀專教院的葉鴻生說:「每場相撲比賽只需十數秒便分出高下,有時比百米飛人更刺激,但體力消耗卻較少。」因其龐大的身形,朋友戲稱「相撲啱你玩」!但相撲不是「肥人專利」,體形大的未必穩勝,只要冷靜分析形勢,「大衞勝哥利亞」也不奇。
將對手擠出場為勝
相撲教練麥耀祥說:「相撲講求的是戰術運用,毋須把對手擊倒地上。在細小的土俵範圍內,選手要冷靜觀察對手的動作,把握對手一次失誤,將他擠出場外;最基本的有『抽』及『推』,當然馬步穩健是必須的。」在去年全港青少年相撲錦標賽,12歲的中一學生黃子倬,可說是其中一個「大衞」。他憶述說:「8強對手比我重30多磅,但我一開賽就用『眼神制敵』,怒瞪雙眼,繼而向對手猛推,結果要裁判拉停我,方知自己獲勝。」
柔道相撲招式相似
據麥教練所言,柔道與相撲在某些招數上是相似的,不少有柔道底子的學生,也會兼玩相撲。「相撲的運動量較低,不像柔道比賽每一下進攻都要出盡氣力;而當中如『抽』及落地的姿勢也跟柔道一脈相承,所以玩相撲的最好有柔道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