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漁護署失職 食環署把關不力<br>毒菜流入政府懵然不知

議員:漁護署失職 食環署把關不力
毒菜流入政府懵然不知

【本報訊】雖然所有入口及本地蔬菜都會經過政府抽樣檢驗,但仍然有農藥嚴重超標的蔬菜在超級市場售賣,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炮轟負責抽驗的漁農自然護理署失職,有關官員應引咎辭職。至於食物環境衞生署則把關不力,讓內地毒菜成功入境,食環署應重新檢討整個抽查方式,而立法會將會跟進事件。 記者:莊曉陽、蔡元貴、蔡建豪

現時市民每日食用的蔬菜,約有4%來自本地菜農,其餘大部份是從內地進口。漁護署轄下的蔬菜統營處負責抽驗本地批發蔬菜,食環署則會抽驗所有進入食品。李華明批評,連本地農場的菜都有問題,漁護署應跟進究竟有毒蔬菜是來自哪個農場,食環署也要與國家質檢總局聯繫,查出內地哪些農場的菜出事,「邊個出事就釘邊個牌」。但他承認,每天有太多貨車運載蔬菜入口,若有人存心蒙混過關,食環署也未必可以輕易查出有毒蔬菜。

現行抽驗機制有問題

「食環署喺文錦渡嘅化驗係抽樣本,然後攞上化驗所睇,唔OK就即刻銷毀佢,但如果你將有問題嘅菜放喺最後,叠晒喺後面就可以蒙混過關……要一籮籮摷到後面係唔可能,因為咁會阻住邊境幾個鐘。」李華明促請食環署檢討蔬菜抽驗制度,看看可否增撥資源進行相關工作。
立法會其他政黨都批評政府的抽驗有問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國英表示,綠色和平這些非政府團體隨便抽查已發現問題嚴重,反映食環署抽樣不足,署方應投放更多資源及加強抽查。
公民黨負責食物安全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則表示,目前的抽樣機制不嚴密,希望五月成立食物安全中心後,改善統籌檢驗的機制。

大部份是港禁用農藥

漁護署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綠色和平昨日驗出的殘存農藥,大部份都被本港禁用,蔬菜統營處每日都會抽驗本地批發蔬菜,一旦驗出殘存及禁用農藥便會通知食環署,並追查有關來源。
根據食環署網頁數字,近年來署方每年約檢查超過四萬輛運蔬菜的貨車。該署發言人昨表示,暫未能提供抽查樣本的比率,以及不合格樣本比例等資料,過往抽查的結果,情況大致滿意,但會跟進綠色和平的調查及向兩間超市查詢。
食環署發言人又強調,內地入口本港的蔬菜必須來自註冊農場,該署會在文錦渡檢查文件及進行抽查,若發現有殘餘農藥超標,會向內地跟進。

綠色和平建議選購不用農藥的有機蔬菜。

《消費者心聲》
望監管好啲
鄧女士:「今日買咗白菜仔,估唔到超市都會賣農藥菜,小市民冇辦法,希望政府監管好啲。」

《消費者心聲》
好似呃人咁
李小姐:「百佳話自己啲新鮮食品有檢定機制,點知啲菜農藥超標,好似呃人咁。」

《消費者心聲》
唔會再幫襯
黃太:「好恐怖呀!等我仲成日幫襯百佳買餸,煮番茄炒蛋,以後唔使旨意我幫襯。」

《消費者心聲》
唔通唔食咩
林小姐:「有農藥都冇辦法,唔通唔食咩?惟有聽老人家講用鹽水浸菜,希望可清除農藥。」

《消費者心聲》
以為乾淨啲
梁太:「我仲諗住超市乾淨啲,菜蟲又少啲,原來落咁多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