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最劣投資短線可參與

麥嘉華筆記:最劣投資短線可參與

經常會有投資者問我:「究竟甚麼是世上最佳的投資?」我認為這是投資者的發問中最愚蠢的問題之一。這好比一個病人問醫生「甚麼是世上最佳的靈丹妙藥」一樣。很明顯,醫生開甚麼藥,是要根據病人的症狀,而對某一病人有良好療效的藥物,對另一病人來說,卻未必有同樣的功效。

上述「病人與藥」的理論,在投資世界亦適用。某些資產類別對於某一投資者而言,可能有如度身定做,但同一件衣服穿在別的投資者身上,卻會予人衣不稱身的感覺,因為有些投資者喜歡高風險高回報的產品,但那些實力不足或取態保守的投資者,卻未必能適應那種大上大落、有如過山車般刺激的投資產品,反而循序漸進、穩打穩紮的產品,才是適合他們的那杯茶。
因此我認為,投資者其實不應該經常把「甚麼是世上最佳的投資」掛在口邊,反而應該經常自我反省「甚麼是世上最差劣的投資」,因為這些投資很容易便會把你從別的投資所辛苦賺取的利潤一鋪清袋,若不慎揀選到這些資產產品,其遺禍可以是十分大的。

長揸美債冇前景

我在早前已一再在此重申過我的看法,就是美國國庫券是一項糟糕頂透的長期投資項目。
購買30年期的美國長債,便等如把投資鎖死在一項每年只有5%回報的資產,而發行該類產品的國家,卻是由一個極度顢頇無能的政府,以及一個已表態會在資產價格下跌時不惜狂印鈔票作對策的央行主席伯南克所主理。伯南克的貨幣政策會挑起通脹,是清楚不過的事,而更加危險的,是美國的貿赤和經常賬赤字正不斷惡化,而這將會導致美元成為結構性的弱貨幣。

自摑嘴巴三理由

不過,我仍不會反對你在現階段購買一些美國的長期債券,原因有三點。
首先,《蘋果》的每一名讀者都應該買入一張美國長債,然後用相架裱起來,掛在浴室的牆上。再過多30年後,你可以拿着這張債券向你的孫兒上一課經濟通識教育,解釋為何美元和美債會變得一文不值。
事實上,我個人相信,毋須30年時間,美元和美債已會變成垃圾。
第2個理由是基於短期考慮。美債近日拋風甚盛,更已出現了超賣的現象(見附圖1);此外,現時差不多所有投資者都是看淡美債而看好美股、商品和地產等其他資產的後市。因此,相反理論又快可大派用場──資產價格的走勢很快便會逆轉,向那些商品及股市大好友作出迎頭痛擊。尤其是伊朗的局勢愈來愈惡劣和醜惡,趨勢若持續,那些看來已頗為超買的新興市場股市或會面臨沉重沽壓,因為資金會暫時投向「高質」資產進行避險。
我這樣說,並不是我轉軚認為美國債券是高質素資產,只不過因為基於美國政府可以不斷印鈔的能力,因而不會出現賴債的情況,這亦是美債一直以來皆予人「高質素投資」印象的原因。
最後,自從2005年開始,全球股市皆大幅跑贏債市,因而逐漸形成了上升楔形通道(見附圖2)。很多時這種上升楔通一旦出現自下突破,股市跌勢便會轉趨湍急。因此,縱使我對美債的長線走勢極度悲觀,但仍認為2年期和10年期的美債在短線而言,仍可以發揮其避風港的功能。
正如我之前在此指出,包括黃金和白銀在內的資產,由於短期升幅已大,很容易便會出現一次大型的調整。
﹙本欄隔周見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