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化學家調染料 王室色彩飛入民間<br>紫色紆尊降貴150年

英化學家調染料 王室色彩飛入民間
紫色紆尊降貴150年

紫色代表高貴優雅,古代王親國戚才能穿,因為紫色很難調校出來,多得一百五十年前英國化學家珀金(WilliamPerkin),在實驗室製造治瘧疾的奎寧(Quinine)時,誤打誤撞發現合成紫色染料的方法,紫色布料才得以走進尋常百姓家。今年就是紫色紆尊降貴、令世界更色彩繽紛的一百五十周年。

紫色瑰麗無比,古時國王、主教最愛穿,就算千百年後的今時今日,標榜時髦的明星、模特兒都愛用紫色作配襯。紫色的影響力,甚至已滲透日常言語中,譬如說「Purplepatch」或「Purpleprose」,意思就是華麗以至華麗得過火的文章詞藻。

矜貴紫色古時權貴專用

紫色矜貴尊貴,最大原因是物以罕為貴。調校紫色的工序很繁複,古歐洲的腓尼基人將數千個軟體動物放入大鍋中煮,以提取牠們的腺狀黏液,但過程耗時很長,而且散發出刺鼻臭味,成本貴得只有權貴才能負擔。羅馬人沿襲了這種方法,後來才出現一種較便宜的方法──將地衣(苔蘚類植物)淹在尿和蝙蝠糞便中,但厭惡性更高,令紫色更難普及。
直至一百五十年前,年僅十八歲的化學天才珀金一次機緣巧合,才令世界真的可以大紅大紫。當時印度瘧疾為患,令駐當地英軍傷亡慘重,正就讀皇家化學學院的珀金決心在實驗室,利用煤焦油研製治瘧疾的奎寧。他花盡心思,成果卻只有一團黑色、黏黏的東西。
這團東西外形惡心,但一接觸酒精,卻神奇地變成紫色,用來染布更不會褪色,珀金大感好奇,反覆研究,當加入一種來自法國棉葵科植物後,終於製成全球首種合成紫色染料「苯胺紫」(Mauveine)。這時才十八歲的珀金看準商機,立即申請專利權,找來一間廠商,說服爸爸和兄弟用積蓄投資,迅速將人工紫色布料推出市場,當然賣個滿堂紅。

研製瘧疾藥時無意發明

新染布推出不及,當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QueenVictoria),以及法國拿破崙三世的歐仁妮皇后(EmpressEugenie)立即捧場,率先穿上身,間接帶挈熱潮,珀金乘勢推出其他人工顏色,但市場反應不大,只有紫色一直紅到今天。
加菲爾(SimonGarfield)曾撰寫《淡紫色》(Mauve)論述珀金發明紫色染料的貢獻,「這發明可說純粹是幸運所然,紫色影響重大,因為極難研製。」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