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員:反映巴士小巴班次不足<br>泥鯭的版圖遍及全香港

區議員:反映巴士小巴班次不足
泥鯭的版圖遍及全香港

的士業團體不滿「白牌」客貨車搶客,上月發動慢駛堵塞中環花園道,向當局施壓。事實上的士業內競爭激烈,按人頭收費的「泥鯭的士」遍及港、九及新界,估計全港最少有十條泥鯭的路線。不管是跑馬地的上班族,又或是新界偏遠地區的夜歸人,為了慳錢省時,都甘願上釣乘搭違法經營之泥鯭的。 本報記者

灣仔區議員吳錦津說:「見過喺跑馬地藍塘道,有泥鯭的載上班族去中環返工。」南區區議員柴文翰表示,上班時間,華富邨同樣有泥鯭的兜客。葵青區議員丁衍華說:「入夜後,旺角雅蘭酒店就有泥鯭的兜客返葵青區。幫襯泥鯭的嘅居民,主要係唔滿意巴士兜路,帶你遊車河。」

小巴難疏導大批過境客

元朗區議員周永勤批評公共巴士及小巴路線和班次不足,造就泥鯭的能有生存空間,特別在繁忙時間與深宵時分,候車乘客等得不耐煩,才會轉而幫襯泥鯭的。他說:「每晚七點至十一點,有唔少北上嘅天水圍居民搭火車返上水,就有泥鯭的趁天水圍276A巴士未到站時兜客。而落馬洲至元朗的77號專線小巴,同樣無法疏導大批居民,泥鯭的先會有生存空間。」
的士同業聯會主席梁紹昌說:「市區的士入夜後,車多客少,生意難做。有司機明知違法,一晚走幾轉泥鯭的,都係想搵番啲車租。泥鯭的雖然唔值得鼓勵,但對於小市民嚟講,算係快、靚、正嘅交通工具。」
據梁紹昌了解,旺角與灣仔算是泥鯭的最主要的集中地。最多泥鯭客時段是凌晨十二點至兩點,地鐵及火車停止服務後最活躍。

新界泥鯭的無固定站頭

新興台的士從業員聯會主席陳偉明指出,全港新界的士共有二千八百三十八部,單是屯門及天水圍約有六百部。據他了解,新界泥鯭的沒有固定站頭,只是個別司機在小巴站和巴士站兜客。他說:「如果落旗收費,上水至天水圍,起碼要一百三十至一百四十蚊。泥鯭的載五個客,收足都係一百蚊。司機咁都肯做,主要係競爭大。特別係入夜後,條街冇咁多客,做泥鯭的好過四圍兜。一晚做到四至五轉,好過成晚落空無收入。識得搭泥鯭的都係識途老馬,知道邊度有得搭。」

夜班打工仔怕收工等車

家住天水圍、在旺角工作的謝先生說,「我喺夜總會打工,打烊後,就算有通宵巴士,都要等餐死;落車之後仲要行大段路,先至返到屋企。」他坦言是泥鯭的長期客仔,若打擊泥鯭的,無疑令夜歸打工仔少了一個方便快捷的歸家途徑。

落馬洲關口的黃巴士站也在泥鯭的版圖之內。
資料圖片

凌晨時分,彌敦道近山東街泥鯭的停泊在隧巴站前兜客,不少市民為慳錢省時,與互不相識的乘客一起「包車」到灣仔。
本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