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行動「無膠袋日」,呼籲市民自備購物袋,響應的大型超市和商號亦不主動提供膠袋。當日市民要求,一個膠袋需捐助五角給樂施會。
若作為環保意識的宣傳,這天各界一定收到訊息,也留意到實際需要,有一定成效。
不過特定的日子過去,一切故態復萌。店員習慣了的手勢,一時之間改不了,市民享用包裝上的方便已久,未必適應「無膠袋」的麻煩。
我覺得凡事不能一刀切。
上街購物,店方提供膠袋盛載是應該的—但不可濫用。「濫用」,才是大家針對的陋習。買一份報紙何須膠袋?買三個麵包,用不着獨立包裝再加一個大膠袋。還有很多零散雜物,一大袋便解決了……大量膠袋浪費,當然因它是不花錢的,不要白不要,那麼罪過在於「貪」,而非「使用膠袋」這種生活方式。
日日「無膠袋日」?矯枉過正。
培養公民意識、環保意識,應以「適可而止,用得其所」作主題—這兩句話,亦是任何物質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