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啟程前往美國訪問,首站是西岸城市西雅圖(Seattle),並將在本周四(二十日)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舉行峯會。中方堅稱胡這次訪美屬於「國事訪問」,但美方一直沒有予以確認。有西方傳媒指出,胡將成為首位得不到白宮國宴接待的中國國家元首,隱藏在美方降低接待規格背後的,是非常緊張的中美雙邊關係。
按照歷來外國元首到美國國事訪問的安排,布殊將為到訪的胡錦濤在白宮南草坪舉行隆重歡迎儀式,並鳴放二十一響禮炮。不過,布殊並不會為胡錦濤舉行白宮國宴,改為只舉行工作午宴。
首位中國元首 沒國宴款待
「德國之聲」的報道指出:「白宮始終拒絕對為甚麼不舉行國宴作出解釋,但胡錦濤是首位得不到美國最高禮儀接待的國家主席這一事實就意味深長。」報道稱,中美關係緊張,主因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高達二千多億美元及人民幣滙率問題,而中美對伊朗最近成功提煉濃縮鈾的意見分歧,中國主張以外交途徑解決,但美國揚言要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甚至軍事行動。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儘管胡錦濤很希望在這次訪美受到全套、高規格、完整的國事訪問禮遇,以凸顯其世界領袖的地位,但布殊卻希望胡到德州牧場一起聊天、吃飯,促進了解,雙方的期望有點差距,加上美國傳媒眼中的胡錦濤嚴肅而謹慎,只懂背一大堆官話,因此美方不想這麼快就滿足中方的要求。
美右派對胡總 抱反對態度
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林和立則指出,中美兩國就「國事訪問」各說各話,反映美國政府和國會內的右派人士,對中國領導人仍抱懷疑甚至反對的態度,不希望胡錦濤獲得高規格的接待。但他認為這次是否「國事訪問」實質意義不大:「胡錦濤沒有前任江澤民的『海派』作風,不會太着緊禮儀的事情;美國方面,以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Rice)為首的(外交)『務實派』目前也佔上風。」
另外,較早前傳出被官方撤銷「洩露國家機密罪」控罪的美國《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研究員趙岩,不但未恢復自由,更可能再面臨起訴。其代表律師莫少平昨表示,檢察院已決定恢復對趙岩的調查和檢控工作,但並無解釋原因和準備起訴的罪名。
本報記者/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