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彩雲邨的好好先生徐志成本月初突然失常,緊扼熟睡妻子頸項至她臉容發紫,再在女兒面前跳樓喪命。徐家正是特首曾蔭權去年在《施政報告》中,承諾每年撥款三千萬元,支援暗藏問題又未受協助的隱閉家庭,可惜這計劃至現才推行。社會福利署預計,每年可透過社工或由「過來人」義工,找出八千個隱閉家庭提供輔導,預防家庭慘劇發生。 記者:雷子樂
社署助理署長(家庭暴力及兒童福利)麥周淑霞接受訪問時表示,獨居精神病患長者、需照顧十五歲以下子女的精神病患者、家庭暴力受害者,都是有關家庭支援計劃將重點協助的個案。
她舉例稱,社署現時人手緊絀,一般家庭暴力案件,社工若跟進三次,受害人仍不願接受協助,就會暫時停止跟進。「有咗新資源,社工可以再跟進多幾次,直到佢哋肯接受幫助」。
過埠新娘足不出戶
印尼過埠新娘阿芝是第一代接受社署幫助的隱閉家庭,九一年被父親哄騙來港結婚的她,婚後兩年丈夫去世。人生路不熟,加上與夫家親人關係欠佳,阿芝多年來足不出戶,幾乎與社會隔絕。
阿芝十三歲的兒子笑說:「媽媽以前就好似大鄉里咁,成日屈住喺屋企。」
社署高級社會工作助理譚小芬憶述,五年前翻閱單親綜援個案,發現阿芝這居於元朗鄉郊的隱閉媽媽,「當時要踩單車入村搵佢,帶佢參加社區活動,踏出第一步」。譚小芬表示,若阿芝長期沒得到適當協助,情緒會浮現問題,親子關係也必受影響。
帶回主流服務範圍
麥周淑霞指出,家庭支援計劃是希望將被社會孤立、不願接受協助的家庭帶回主流服務範圍。社署及志願機構八十多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十個精神科醫務社會服務部、八個俗稱「重案組」的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每單位最少可協助一百個隱閉家庭,每年約有八千家庭可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