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推廣至私家診所

電子病歷推廣至私家診所

【記者周燕芬報道】醫院管理局的電子病歷軟件系統,在今年初舉辦的亞太區資訊科技大賽奪得醫療組大獎,該系統的好處是即使病人曾在不同醫院或公立診所診治,有關病歷資料也可透過電腦系統供不同醫生參考。當局明年會將該系統推廣至五百家私家診所、私家醫院及老人院。
醫管局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張毅翔介紹,以往病人的病歷及X光片等資料未曾電子化前,需要地方儲存及人手處理,費用昂貴又不環保,並間中會遺失不見,病人需重新測試。該局由○○年起積極發展病歷及X光資料電腦化後,醫生很輕易從電腦索取病人病歷,令醫療質素大大提高,可以更迅速有效診症,減少斷錯症或延誤等問題。
他表示,現正試驗將電子病歷系統進一步應用至私家醫院和診所,計劃至○七年四月有五百家私家醫院、診所及老人院參與,病人可自願參與,私家醫生要獲得醫管局發給的電子鎖匙,以及病人給予的密碼,才能進入系統查看病人病歷,確保私隱。
現時該套系統應用於醫管局全港一萬二千部臨床終端機,供二萬九千名醫護人員使用,每日平均有四千五百名使用者翻查三十萬次病人資料。

投資額約二千萬元

該套系統投資額約二千萬元,遠較政府聘請顧問專家預期的二至三億元便宜,原因是醫管局利用了壓縮技術,將佔大容量的X光片和放射診斷影像大幅縮小。全球各地亦正推行電子病歷系統,但在加拿大的系統投資額高達九億七千萬加元(約港幣六十五億),美國則為一億一千七百七十萬美元(約港幣九億一千八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