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地鐵點只值22元

財智語陸:地鐵點只值22元

上周提及二三線股的表現相當理想,每日總有一兩隻股份受到追捧,但其實除了二三線股外,藍籌、紅籌及國企股突然大幅上升的也有不少,而且話題日日新鮮,早前的中信泰富(267),日前的地鐵(066),又或者假期前的中遠太平洋(1199),升幅少於5%都不為市場所接受。
當然,興奮過後很快便會被市場遺忘,因為投資者只希望可以在短期內找尋到另一隻暴升股。所以大家很快會見到中信泰富在近日變得沉寂,地鐵在急升後出現回吐壓力,而中遠太平洋在假期後能否延續升勢,將是一個極大的問號。這些情況的出現,大概可以歸納為現時大市仍處於大牛市中。
不斷追逐並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好處是風險通常不大,只要從一而終以短炒的策略為主。但不好的地方是所得的盈利往往不多,而且很容易錯失獲得厚利的機會。上述3隻股份中,如果投資者只視地鐵為短炒對象,那麼大家便很容易因小失大。

具分拆八達通及REIT概念

今次地鐵以租約形式取得九鐵的經營權,同時以77億元代價,獲得東鐵、輕鐵、馬鐵及九龍南線上蓋的發展權及現有的投資物業,條款明顯對地鐵有利,因為地鐵既不需要負擔九鐵之負債,同時又可以分享到九鐵之收益,加上九鐵最珍貴的物業發展權,亦可透過今次的合併而獲得,這對面臨欠缺上蓋物業發展權的地鐵而言,絕對是一大喜訊,故今次合併,對地鐵股價帶來之刺激,其實並未完全反映過來。
除了合併的因素外,地鐵尚有分拆八達通及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的概念,其中前者的發展已日趨成熟,落實分拆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REIT的分拆,在今次合併完成後,投資物業顯著增加下,亦不難在可見的將來成事,問題只是有關的投資物業,何時完成重組而已。
在眾多利好因素帶動下,加上地鐵在開拓內地市場的步伐相當穩健,故投資者實不應視地鐵為一隻短線投資的股份。當然,短期過份急速的升勢而出現調整,會令未來的升勢更健康,但長遠而言,地鐵的合理價值絕對不只22元,投資者實不妨趁回吐時吸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