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 - 李敏

美麗與哀愁 - 李敏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有本小說名為《美麗與哀愁》,內容是透過四位主角愛恨交纏的關係,刻畫了二次大戰後日本人的心理變化;小說同時暗喻着日本傳統文化與新進來的西方文化的衝突,是一部享負盛名的作品。

美麗與哀愁,這兩個原本沒什麼直接關連的概念,被文學大師聯結起來,成為了一項藝術。但現代人的「美麗與哀愁」,卻不一定是藝術,反之可能是一場噩夢。
當現代醫學被提升至神話境界,大眾便漸漸對所謂附帶醫學概念的事物產生「信仰」,再加上「最新科技」,代表了能克服一切難題,大眾可以完全放心使用。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所謂的「最新科技」,其實亦同時暗示着另一項事實:太新了,沒經過時間的洗禮,沒經過歷史的驗證。
為求美麗,女人不惜大灑金錢去瘦身、整容,不過瘦身整容帶來的後遺症、併發症、副作用等等,竟變成了往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哀愁,則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的確,女為悅己者容,但「女為悅己者整容」,我卻絕不認為值得驕傲和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