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外圍隱憂多短期難突破

實戰理論:外圍隱憂多短期難突破

上周大市果真作出調整,恒指16600點初步成為短期阻力,支持位則分別在16000及16250點。在大市聚頂之過程中,策略上必定要保守為上,若然16000點失守,往後的跌幅會極大。藍籌調整,H股表現更差,H股指數早於前周五已現見頂訊號,跌幅亦較恒指大,此情況不足為奇,筆者上周早已指出,H股累積升幅已大,調整實屬必然之事。
港股市場的投資情緒仍甚高漲,大部份小投資者對短期後市的看法皆頗樂觀,但似乎大家在樂觀之餘,對環球投資市場正在發生的一些變數,完全掉以輕心。投資始終講求值博率,所謂「值博率」就是衡量及比較風險與回報的比率。若不理股價平貴,不計累積升幅有多少,只是「一廂情願」認為死揸不放便一定會贏,實在是不理智的投資方法。
現時好友之理據主要是覺得市場資金充裕,他們見到一些正股被買盤狂掃,便認為必定是基金大舉入市。既然大型基金肯高價掃貨,後市便應看更高的水平。但從實戰經驗所得,每一次當一些正股被買盤瘋狂掃上,特別是出現近似不問價掃貨之後,通常往後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大家是否記得去年8月和黃(013)股價被掃上83元水平之時,表面的勢頭是何等吸引?結果又是如何?

傳統分析不足夠

現今的港股,特別是在衍生工具充斥,分析股份及大市的短期走勢,單用傳統的分析方法是不足夠的。表面所見的大盤狂掃入正股,背後或者是涉及一些於衍生工具大手造淡的對沖活動。瘋狂掃貨者究竟是看好還是看淡後市,其實也是未知之數。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一些既急且狠的大買盤其實只是輸錢的空倉補貨而已。他們持淡倉被挾倉,被迫要在短時間內於市場補倉,而挾其倉者因目的已達,便高價大舉出貨,因而出現大成交而股價急升之現象。但挾倉過後會如何?其實也是可升可跌。
筆者以上所提的論點,或許有很多行家會不認同,因為要一個人將他過往所認同的一些概念完全推翻,是極困難的事。加上很多市場評論員只知埋首研究基本因素,對衍生工具及對沖活動的原理一竅不通,自然難以接受筆者的思維。有人認為,窩輪市場是一個賭局,還是少沾手為妙;證監及發行商則堅稱此乃投資工具,並非賭局。其實兩個說法皆正確,窩輪市場之出現,原意並非設立賭局,但因為參與者本身的知識水平低,結果在甚麼也不懂的情況下參與,以追求高回報,因而令其變成一個賭局。
窩輪市場風險高,人人皆知。但大家又知不知道,衍生工具對正股市場的影響力同樣是極大的。要準確預測短線波動,最佳分析方法一定是分析衍生工具市場的數據。現今的投資市場已跟過往大大不同,大家應跟隨市場的變化而進步,不要故步自封。
筆者4月尾有新課程推出,詳情可上www.louieshum.com查詢。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