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新酒十年,今年首次引以為樂!
本來,去年年底未完成發酵的酒,現在試是又澀又乾的,可是2005年波爾多天氣實在理想,釀出的酒大多有甜美果味,豐厚又柔和,真令人想喝下去。兩年後,當這些酒上市時,應該馬上就會很可口。
雖然今年波爾多「酒花」勢必掀起熾熱炒風,只是當炒的是那一百幾十家酒莊,其他酒是不會大幅漲價的(波爾多酒供過於求),這些比較不著名的酒莊,在2005年也釀出了好酒,可說是愛酒人的恩物。
在我們等候2005年酒上市的時候,現在就有一個也是極好年份──2003年的酒上市。
2003年歐洲非常炎熱,六月底到波爾多參觀酒展,住在沒有空調(有暖氣無冷氣)的酒店房間內,半夜也熱得渾身出汗,如在水中爬出來一樣。這樣的炎熱少雨天氣,令葡萄非常成熟,釀成的酒甜而濃郁,應該算是好酒。
不過,不是一味豐厚就是好酒,這點卻是要明白的。好酒的最高境界是均衡、典雅、複雜、細緻。過猶不及,太甜太厚只是近年才流行的口味。
2003年有些酒莊不懂得應付炎熱的天氣,釀成的酒甜得像波特酒(Port),更因此引起了一場大西洋兩岸評酒家的論戰。英國派的珍西.羅賓遜(JancisRobinson)給柏維莊(Pavie)的酒打個12/20,批評它太甜。美國的派克(RobertParker)卻認為是95-100分的酒。
大家現在可以找一瓶2003年的Pavie,親自一試,就知究竟是好酒還是失諸太甜了。(在倫敦大約售1500元一瓶)。
2005年不單波爾多釀出好酒,布根地的紅白酒同樣非常精彩。兩年後大家有更多好酒可供選擇,希望那時酒稅已改為合理的每瓶25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