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之瘟 - 鍾偉民

潮爆之瘟 - 鍾偉民

如果你離開香港三個月,不看這裏的電視和報刊,回來,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得重新學習。
因為很多不知所謂的東西,「創造」了更多不知所謂的東西。譬如說,溝女之後,是鎅女,女讓這幫東西鎅死了,是瘟女。前陣子看報紙,斗大的標題:「杜德偉瘟女二十四小時」,內文,是這個很道德的阿偉,徹夜「瘟女」。閱畢全文,找不到「瘟女」的註釋,通篇變得不可解。登一幅漿血滿地的死人相,報紙能多賣一份,在商言商,也是值得的,也是有「理由」的;然而,濫用一個大部份正常人都費解的「新詞」,會增加銷路?會提升格調?會讓更多香港以外的讀者喜愛?
這種「發瘟式創作」,有什麼價值?對什麼人有好處?如果發瘟,等於有新意?這是什麼樣的「新意」?

「喪跑」「喪食」「喪蒲」……滿城喪屍,已經夠討厭了;「喪」不夠,還要「潮」,個個爭做「潮人」;「潮人」吞了炸藥,腸穿肚爛,成了「潮爆」。一個《潮爆大狀》還沒爆爛,忽然,又響起什麼《音樂潮拜》,旁白說:「你又潮,我又潮,人人潮得起!」抱歉,我潮唔起,除非你能說明白,什麼叫「潮拜」?除非你讓我知道,你不是「瘟女」,不是「瘟男」,你肚裏沒有潮濕的爆炸品。
地產公司贊助的賣樓節目,撰稿員「破舊立新」:「美孚最多四加一樓盤,其他屋苑四加一單位少得多……」「四加一」,是「四房一廳」吧?如果不是,能不能添些講解?告訴大家,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學術名詞?如果等於「四房一廳」,你怎麼不讓人人能聽明白?聽明白,這間屋會賣不出去?每呎六千九,難為女主持照本宣科:「呎價相當進取!」業主賣大包,呎價六百五,還送大床,那就不「進取」,而且,自暴自棄了?明明開大數,等冤大頭問津,原來也有專有名詞,叫「意向呎價」。
難得這位女主持也有發明,看到人家的豪宅,脫口大呼:「主人房好夠大喎!」好在她口齒伶俐,不像我,我總覺得目下的「創作人」好夠病態;「喪批」這些「創作」的「潮爆上司」,好夠無腦;總之,這幫「潮喪瘟神」一天不用籮柚思考,世界就會變得好夠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