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慶祝八十歲大壽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ElizabethII)在倫敦白金漢宮住了近七十年,但《泰晤士報》昨天報道,她將淡出白金漢宮,改以溫莎堡為居所。皇儲查理斯則逐步代替母親,接下出席官方活動,及接待外賓等工作。
早在一九三七年,女皇當時只得十一歲,還是伊利沙伯公主,已搬到白金漢宮居住,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近七十年大部份時間都住在白金漢宮。直至近年,她很多時都在溫莎堡度周末。
溫莎堡成主要寓所
但《泰晤士報》報道,過去三十年來一直跟隨她的最高級侍從懷布魯(PaulWybrew)將從肯辛頓宮搬到溫莎堡,意味女皇日後會有更多時間留在溫莎堡。
報道指,女皇決定減少在白金漢宮逗留的時間,逢周二會在白金漢宮跟首相開例會,並會見外國政要名人,之後最早會在周四返回溫莎堡,令溫莎堡自一九三七年來首次成為女皇的主要寓所。
但由於白金漢宮極具象徵意義,所以仍會是皇室總部,皇室人員也會視這裏為主要辦公室,任何大型皇室慶典都會繼續在這裏舉行。
每日活動減至三項
搬到溫莎堡後,女皇將減少公開活動,但她的助手強調她不是退隱,也並非不再公開露面,只是過一些切合她年紀的生活。
白金漢宮發言人表示:「女皇的活動行程應該調校得更好,這是普遍接受的。過去她每天都有五至六項活動,現在可能減少至三項。」事實上,她近年已減少公開活動,由一九九六年的五百○九次減少至去年的三百七十八次。
報道指,皇室也希望女皇減少活動,皇儲查理斯(PrinceCharles)將逐步代替母親出席更多官方活動,參閱更多政府文件,以及接待外賓和使館人員,這是突出查理斯將繼承皇位的策略,但女皇仍計劃每年外訪兩次。
英國《泰晤士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