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劇CSI,經常會聽到一句對白,「受害者沒現金,沒塑膠」。沒塑膠?塑膠水壺還是塑膠衣服?原來塑膠即是信用卡、提款卡甚至是賭場籌碼的總稱。這些東西都是用塑膠造的,跟鈔票一樣,長存於我們的錢包中,是人們的身份證明。
自從信用卡、提款卡之類的條碼智能卡面世後,現代的都市人已無可避免地進入「塑膠人生」裏。身份證、駕駛執照、會員卡等等都是一個大小、一個模式,令擁有它們的主人也漸漸墮入同一個生活模式中。
大都會十分複雜,若要有效管理,便需要一套系統,大家依照系統辦事,風險定能減少,就算出了什麼問題,自會有系統專家處理。不過,來自系統以外的突發事件呢,都市人不但反應不及,甚至可能因過於依賴系統而變得手足無措。
換個角度看,世事不能每每被塑膠化、模式化。假如所有人都走同一條路,吃同一款東西,住一式一樣的房子,穿同一款球鞋,這種生活只會帶來麻木,創意銳減。人生起伏無常,縱使有能力偵破連環兇殺案的CSI,也未必能解讀人生的軌跡。與其千方百計尋找一條安穩的路途,不如發揮創意,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軌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