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冰川年縮7%

青藏冰川年縮7%

中國科學院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冰川近三十年來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萎縮,當中喜馬拉雅冰川的衰減速度每年高達十五米。中科院專家預測,全球氣候變暖令青藏高原冰川退縮嚴重,未來可能有數百萬人口面臨水源短缺的危險,包括中國和臨近國家靠冰川融水生活的人群。
中國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區,佔中國冰川面積46.7%的青藏高原冰川總計有四萬六千多條,面積達五萬九千多平方公里。據西藏氣象局統計分析,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西藏氣溫至今升幅約為0.9℃。中科院報告指,若全球變暖趨勢不變,至二一○○年,青藏高原海洋性冰川面積將減少75%。

冰川消亡將釀沙漠化災難

冰川退化,短期內使河流水量明顯增加,帶來更為頻繁的、規模更大的洪澇災害。長期來說,大部份冰川消亡,其河流下游會逐漸乾涸,導致氣候乾燥、沙漠化等生態災難,水源短缺亦會間接造成農產下降、水力發電減弱等問題。這對於中國來說是重大的經濟和環境問題。
中科院專家董光榮說,雖然中國政府已在西藏實施一系列的生態保護措施,但應對冰川帶來的災難,僅靠中國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有關國家共同應對。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