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報告 - 波波(影評人)

賽後報告 - 波波(影評人)

作為香港電影的支持者我每年也會留意「金像獎」,今年更加有幸到現場觀看,親身感受頒獎禮的氣氛。
「金像獎」舉辦二十五年已經相當成熟,業內人士亦很支持,每年各個獎項的提名人,大小明星,來自世界各地的頒獎嘉賓全都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席,充分呈現整個夢工業的精粹。得到支持其實全因一個被廣泛認同的選舉制度,隨着每年選民的人數增加,相信賽果只會更公平及更具權威性。我們香港人始終是相信選舉的。

但有幾方面我覺得還有改善的空間。第一是場地問題,最近兩屆在紅館舉行雖然可以增加觀眾的人數,但作為一個莊嚴而隆重的頒獎禮,始終是劇院的氣氛比較適合,現在感覺上像一個綜合節目。音響系統也是一個問題,有幾次宣告結果的時候根本聽不到。
另外開場時的國內不知名歌舞團表演也有點奇怪,雖然水準專業,但完全像與整晚的頒獎禮無關,看得我莫名奇妙。我估計有可能是因為需要在國內轉播而作出的安排。就如電影合拍的審查制度一樣,需要有某比例的國內演員。相信「金像獎」的委員會也不得不作出讓步。
「金像獎」經已曲終人散,今年的賽果很正常,也很大路。全都是頒獎禮前各方傳媒預測的結果。事後當然聽到一點點持不同意見的聲音,但也沒有引起爭議。不過有一個意見是,有人提議評審的標準應該和商業脫鉤,意思是不應考慮票房的收入,簡單講就是不需理會參賽的電影有沒有人觀看。提議的人一定是精神上有點問題,如果真的這樣,homevideo也可以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