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逃票的「縮骨客」外,本港亦不乏「公交破壞王」及「為食王」。地鐵去年至今,由於車門膠被惡意破壞,共花費一百萬元維修;另在兩個半月內向五千一百名乘客作出「禁食」呼籲。據悉,過往曾有個別乘客在車廂內進食味道極富爭議的榴槤。
去年底至今,地鐵共錄得近二十宗列車車門膠邊被破壞的個案。地鐵發言人呼籲,此舉屬刑事毀壞,該公司會交由警方處理,其他乘客見狀亦應舉報。
巴士刑毀屢見不鮮
地鐵員工總會主席麥培東指,香港生活太緊張,不少學生、打工仔趕着上班上課,所以爭取時間在車廂進食,員工一般會先勸喻,未必會作出檢控。他透露,過往曾有乘客在車廂內吃榴槤,結果職員接到乘客投訴後趕到現場,事主已經逃之夭夭,亦有三五成群的乘客集體吃飯盒,非常張揚。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副主任鍾健華指出,乘客在椅背上寫上不文字樣的情況不時出現,有時甚至會𠝹爛櫈,又因在車廂進食而倒瀉汽水,要勞煩職員維修或打掃。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理事長鍾松輝則透露,去年有乘客投訴在櫈中藏有「㩒釘」,相信是乘客的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