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孔雀石綠捲土重來!海關日前展開突擊行動,截獲一艘內地來港貨船,起出逾六千公斤無衞生檢疫證書淡水魚產,食物環境衞生署抽取六個樣本化驗,結果在其中一個樣本驗出孔雀石綠,船主已銷毀全部魚產,該署未有透露問題魚的品種及孔雀石綠的含量,但表示正整理資料,準備檢控船主。
全無衞生證書
海關證實,本月十二日晚上十時,在大嶼山沙洲對開截獲一艘來自珠海的貨船,載有六千二百公斤魚產。截獲的魚產附載貨倉單,未有違反進出口條例,並非走私魚。
食環署則表示,海關撿獲超過六千二百公斤魚,當中大部份是淡水魚,包括鯇魚、鯪魚及桂花等,部份是冰鮮魚,全部沒有衞生證書,署方化驗的六個樣本中,一個淡水魚樣本含孔雀石綠,已要求船主將整批魚銷毀,法例規定食物不可含有孔雀石綠,該署正準備作出檢控,但未有透露該漁船過往曾否多次來港。
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商會理事長許漢文稱,去年爆發淡水魚含孔雀石綠後,無衞生證明的魚產已鮮有經長沙灣魚巿場出售,相信問題魚可能直接送往魚檔,未必經魚欄,擔心事件會影響生意。
去年七月,南韓當局從中國進口的活鰻魚及鰻魚製品中驗出孔雀石綠,並禁止進口。港府沒有即時禁止鰻魚製品從內地進口,直至廣東省當局八月回收出口鰻魚製品,才呼籲市民暫時不要進食鰻魚,並立法禁止在本港出售含有孔雀石綠的食物,現時只有指定三十三個註冊養魚場才可向本港供應淡水魚。
孔雀石綠(Malachitegreen)是三苯甲烷類有毒化學物質,屬工業染料,結晶體呈綠色,具殺菌功效,可有效治療魚類的寄生蟲,不但會致癌,更可能令人體基因發生變異,甚至影響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