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懷疑患有「花生敏感症」的外籍女童,昨下午疑誤食內含花生的食品後,皮膚急速紅腫、臉部腫脹,母親被嚇得立即報警。女童送院後情況穩定,但需留院觀察。有專家提醒患有食物敏感的病人,應隨身攜帶注射性的腎上腺素(俗稱救命針),在敏感病發時注射。 記者:冼偉倫
消息稱,事件中的十二歲女童與家人同住灣仔區,懷疑患有花生敏感症。昨日下午五時許,女童懷疑誤食內含花生的食品後,出現敏感症狀,母親發現立即報警求救。穿着短裙及跑鞋的女童,送院時眼眶及皮膚紅腫,臉部腫脹。醫生在初步檢驗後懷疑她出現食物過敏,安排她留醫觀察。
嚴重可致休克
花生敏感症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敏感症,屬於食物敏感的一種,染病的原因未明。花生敏感症的病徵主要包括皮膚紅腫、血壓驟降、臉部和喉嚨腫脹、呼吸困難,嚴重會出現休克,若未及時急救會導致死亡。
有免疫及過敏症專家曾表示,在本港的食物敏感人口中,約30%人對雞蛋敏感,20%人對花生敏感。目前,本港有0.5%至1%的人口對花生敏感。在加拿大,患有花生敏感的人,約佔人口1%至1.5%,而美國約有一百五十萬人是花生敏感症嚴重病患者,每年約有五十至一百人因此死亡。
去年十一月,加拿大魁北克市一名十五歲少女,與吃了花生醬三文治的男友接吻後導致花生敏感症發作,送院急救後不治。至今年初,一名患有果仁敏感症的十二歲英國女童,亦因吃下一粒果仁朱古力而死亡。
有醫生指出,很多食物敏感病發死亡的病人,是因為未能立即使用腎上腺素所造成,故此,患者應隨身攜帶急救用的注射性腎上腺素,而歐美國家目前正研製花生敏感疫苗,預料兩至三年內供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