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氣 - 陶傑

書卷氣 - 陶傑

所謂書卷氣,不是床頭有幾本《窮爸爸富爸爸》加《達芬奇密碼》一樣就陪襯得出來,正如「鬼佬作風」,不是懂得脫下西裝而着鞋唔着襪,三分紅酒知識,加七分蘭桂坊Feel,即可以裝點成功。
《紅樓夢》裏寶釵告訴黛玉:「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裏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姐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
仔細看看這一段。首先是「祖父手裏也極愛藏書」:小孩自小培養所謂讀書風氣,家裏必須有一座大人的書房。由祖父一輩藏讀,經史詩詞,放在架上,三五歲的小孩哪裏懂得,但東翻西弄,漸漸也就沾染了書卷氣。

有如醃菜,罎子裏天長地久,千般的味道滲壓而成,也有如煤炭,是百萬年地層燻焙得道,其中不需要幾多威逼利誘、指引導賞,總之祖父藏書,父親讀書,而不是爺爺賭馬,阿爸包奶,一座三百呎的廳堂茶几放幾本八卦周刊,外加一隻滿滿的煙灰缸,四五件電視錄影機的遙控器,不必將來喊破喉嚨叫小孩多多閱讀。
家是讀書人家,然而「姐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這句話以退為進,正經書不看,弟兄們卻鍾情於詩詞,也就是說:家裏的美食輝煌,可我家的姐妹都很注重保養,平時只是用一點Snack,魚翅也只是一小碗。這樣說就俗了,但「不看正經書,兄弟只愛詩詞」,「諸如《西廂》、《琵琶》、《元人百種》,無所不有」,只把文藝藏典當做下三濫的閒書,眉毛一揚,漫不經心,哪裏是無術不才?等到寶釵詠螃蟹時,便知她匠心功力所在,這就叫做政治家的氣派。
黛玉論讀書,一板一眼的就比較老實,教香菱學詩:「我這裏有《王摩詰全集》,且把他的五言律詩一百首細心揣摩透了,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做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劉、謝、阮、庾、鮑等的人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所謂文化人,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舊時的人面貌不可憎,有一缸清水閃漾生蓮,只因這一點點分別,叫做「祖父手裏也極愛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