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六個隆胸失敗個案,令醫學界與美容業爭奪美容市場大餅的暗戰曝光,美容業不滿成為事件的代罪羔羊,指醫生從事美容工作愈來愈普遍,意外可能涉及醫生,要求消費者委員會公布為事主進行手術機構的資料揪出元兇,還美容業清白,醫學界則指事件反映美容業缺乏監管,但承認醫生從事美容工作是大勢所趨,並強調醫生已受醫務委員會監管,規管美容師方能治本。
個案或不涉美容師
香港美容業總會有逾二千名會員,該會主席葉世雄昨在電台節目中稱,據他所知沒有美容院以PAAG為顧客隆胸,消委會公布的個案未必與業界有關,他又指穿透皮膚的注射已屬手術,超越美容範圍,「呢啲手術無可能係美容師操作。」他指衞生署若確定有美容院違規使用PAAG,則「唔該拉人封舖」,以免拖累整體業界。
他又透露,為招徠顧客,美容院現時以合作形式或轉介醫生為顧客進行注射等美容療程做法普遍,因此隆胸失敗個案未必涉及美容師,消委會應公開個案資料揪出元兇。消委會發言人稱沒有該些機構資料。整形及整容外科醫學會執委何昭明答應搜集有關資料,但強調要靠事主自願提供。
金沙利來照常營業
醫學會副會長史泰祖昨在電台節目《左右大局》中稱,隆胸意外反映美容業缺乏監管,認為當局應立法規管,他又承認醫生經營或與美容院合作是大勢所趨,一些家庭醫生亦有進行換膚等美容治療,但他指醫生受醫委會監管,足以保障市民,規管美容業方為治本措施,葉世雄在同一節目中質疑醫生做美容工作不受監管,出事後美容業卻成代罪羔羊,他表示,美容業界願與當局合作,希望政府釐清不同人士可以操作的儀器範圍,讓美容業界有生存空間。
此外,前日被海關人員調查並取走證物、懷疑使用PAAG為顧客隆胸的「金沙利來豐胸美容專門店」昨日照常營業,記者昨日再到該店,負責人表示不會接受沒有預約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