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粵政府達成為期三年的東江水供水方案,港府以大約每年二十五億元的一口價,向廣東省購買東江水。港府自詡新方案可為港人節省逾億元水費,但根據香港平均耗水量,每立方米東江水已由三點零八五元激增至三點五九元,升幅達16%。港府稱,市民繳交的水費亦未必能調低。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昨日宣布,與廣東省政府就東江水的供應訂定了新的安排。○五年的固定水價總額會保持在○四年的水平,即二十五億二千九百七十萬元,而在○六至○八年的三年間,用以購買東江水年費則為二十四億九千四百八十萬元。
水務署助理署長吳孟冬說,新安排下,東江水價不再以每立方米計算,無論供水多少,每年的總水價都是大約二十五億元。他指出,新安排的日供水量將更具彈性地配合本地集雨量的季節性波動,有助本港更有效地控制水塘存水量,節省抽水成本。
水費影響未有定論
港府指出,若與○四年水價比較,○五至○八年的四年內,潛在可節省的費用將累積達一億零五百萬元。至於水費則未必可以因此調低,環運局發言人表示,○五年政府補貼三十億元供水成本。發言人稱,新協議對市民繳交水費的影響暫未有定論。
當局呈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五年至○九年間,本港每年平均耗水量約為九點九億立方米,假設降雨量達平均水平,本港集水區每年可提供約二點九五億立方米食水。然則本港平均每年需求東江水量應為六點九五億立方米,以二十五億元的年費計算,每立方米食水便需三點五九元,較○五年前的每立方米三點零八五元,貴了超過一成半。
吳孟冬說,新的定價須把百年一遇的乾旱因素考慮在內,「天文台預測未來十年嘅雨量會下降一成,我哋必須買定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