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部份女士為擁有魔鬼身材不惜僭建「假大胸」,但消費者委員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揭露,近兩年最少有五十三名港女在內地醫院或本港美容院,注射化學物質啫喱狀的PAAG(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胸後出事,最年輕者僅二十四歲,她們的乳房出現流膿、變形,六人更需切除乳房保命。但這種或致癌的「奪乳」啫喱卻無王管,有醫生建議禁止PAAG隆胸手術。 記者:翁煜雄 譚暉
美容院廣告多以大胸脯照片吸引女士隆胸,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郭琳廣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記者會說,PAAG是注射啫喱狀透明物質的隆胸法,因毋須複雜開刀手術,效果又即時可見,故受歡迎。
全身游走無法清除
美麗背後卻代價沉重,整形及整容外科醫學會副會長馬芳蔭說,近兩年本港最少有五十三名、二十四至四十七歲婦女注射PAAG隆胸後,出現痛楚、變形、腫塊、膿腫、發炎等併發症,結果六人終需切除乳房。
他解釋,注入PAAG會令部份人出現上述併發症,但有別於矽袋植入後可完全移除,PAAG注入人體便落地生根,就算多次手術也無法完全移除,其間部份乳腺組織也需切除,乳房面目全非;若併發症持續會構成危險,只好切乳保命。
馬芳蔭說,四十七名病人是在內地接受PAAG注射,五人在本港及一人在泰國;本地五宗個案均並非由註冊醫生注射,他不肯透露是否涉及非法醫生或美容院,但他說坊間部份美容院廣告確有類似聲稱:「講嘅隆胸方法好似係呢一種。」
病人更有可能出現「三個乳房」的危機。學會執委何昭明說,PAAG或會在體內四周圍游走,滲進血管進入胸腔,有病人的PAAG更跑到頸部淋巴:「摸到頸部有一條條黑塊」;馬芳蔭補充,有的更游至下腹:「會脹起一嚿,如果太大嚿就要抽出嚟。」他說注射後的母親不宜母乳餵哺,恐防化學物滲入乳汁。有醫生透露,確實在一名剛生育的女病人乳液發現PAAG,至於其嬰孩曾否飲用「有料」人奶則不得而知。
可致癌物質卻無王管
「奪乳」啫喱原來也是乳癌間接殺手,何昭明說,它會結成小塊,觸摸時像乳癌病徵,影響乳房X光照片檢查的準確度,令乳癌診斷變得困難。PAAG另一潛在危險是其原料丙烯酰胺單體,已被分類為「可能致癌物」。
不過,可能奪命的PAAG因不屬藥物,可說是無王管,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承認PAAG不受藥物條例管制,至於監管醫療儀器條例:「佢係一樽藥水咁,又好難話係儀器。」她說當局應立例監管此灰色地帶,而有意注射人士須認真考慮隆胸手術的風險和後遺症。
馬芳蔭說,PAAG隆胸手術推出不足十年,已陸續出現問題,已接受此手術的應即時求醫檢查,他更建議應禁止此項手術。
新熱線一日13人查詢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回應,不排除立法規管有關注射物料的使用,「我哋亦都有同內地衞生部商討,因好多香港婦女都會喺內地做手術。」衞生署已設立熱線電話25751221,昨已接獲十三個查詢,其中十人表示曾接受隆胸手術,四人使用PAAG方法,當中一人在內地接受注射,四人均沒有感到不適;另六人採用其他方式隆胸,當中五人在香港進行手術,一人感不適,正由醫生跟進,餘下一人在內地接受手術,同樣感到不適,本港衞生署已向其發出健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