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的生命,從來沒有得到過祝福,短短三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命運只是悵惘,他的葬禮上,沒有一枝白蠟燭、沒有一束鮮花,甚至最簡單的遺照也沒有,世界容不下他,烈火燃燒他枯槁的身體,世人卻始終要跟他開玩笑,不願意還他家人一盅骨灰,這一切,只因他是一位愛滋病人。 記者:張嘉雯
阿朗生來就患病,需要長期進出醫院,十多歲就因輸血而染上愛滋病。為治療長期病患,阿朗進醫院等待接受換關節手術,一等竟然是八年,沒人願意為這位愛滋病患者動手術,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沒有做過甚麼,整天躺在床上等待,最後等到的只是死神的召喚。
千禧年來了,阿朗死了,為保留全屍,他的好友楚欣為他辦理身後事,向主動提供殯儀服務的經紀付了五千元訂金,一家人心想,阿朗生前很委屈,這一場葬事,即使不風光,至少讓他體面走一程。
豈料殯儀公司其後得知阿朗是愛滋病患者,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對家屬厲言疾色,更坐地起價,家人只祈求阿朗的悲劇可以長埋黃土,放棄糾纏。正式出殯當日,家人上前瞻仰遺容,仵工卻一手把他們推開,「有菌的,千萬不要行近!」接着「咔嚓」一聲,拉起膠袋的拉鏈。
15年共接80宗投訴
更可恨的是,殯儀公司從來只視阿朗的死亡是一樁生意,家屬上門要求取回骨灰,對方卻說遺失了,楚欣忍無可忍,在辦公室大鬧,最終職員才在暗處找回阿朗的骨灰盅,「如果我唔係發爛,咁會點呢?」
為宣揚反歧視訊息,香港愛滋病基金會把上述故事連同其餘八個真實個案,結集為《「筆載」歧視》一書,印製了四千本,紀錄了本港多個公私營機構的歧視手段,該會創會十五年,至今接獲八十多宗歧視投訴。
同樣患了愛滋病的阿全,去年中遇上車禍,背部骨折,需要留院,醫護人員在其床邊掛上寫有「緊急預防措施」的提示板,面對其他病人對提示板的疑惑,阿全終按捺不住,未康復就自行出院,然後向平等機會委員會作出申訴,最終獲醫院的書面道歉。
愛滋病基金會副總幹事陳淑茵指,平機會處理投訴時,曾因找不到被投訴人而停止處理個案。平機會回應稱,會盡力找出被投訴者,若找不到被投訴人會停止跟進,直至有新的聯絡方法,才會重新啟動調解程序。
如欲索取《「筆載」歧視》或捐款予愛滋病基金會,可致電:25608528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