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間大行發表研究報告,調整某隻熱門股的目標價,目標提高了約5成,卻仍然只是現價的5成,當然要維持沽售的評級才合乎邏輯。堅持信念值得欣賞,股價走勢要看長線,假如一年半載之後真的大跌,便不得不欣賞人家的眼光。
提出這事,是想說散戶對大行研究報告的態度。即市財經傳媒報道大行的看法及目標價之後,有些散戶朋友很緊張追問筆者意見。其實敗軍之將何足言勇,人家唱淡少說也堅持了超過一年,其間股價卻勁升了一倍有多,還要盲目害怕,所謂「專業權威」四個字,實在不必要甚麼往績根據去打造,求其有個大品牌撐腰便有力。
看研究報告,重點是理據而不是目標價,另外股價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是市場喜好,以現在資金如此充裕的環境,估值偏高十分正常,不能再沿用以往的一套標準去評估價值。否則最近上市熱炒的新股半新股,根本全部都沒有可能在目前的水位。
另外亦要有逆向思維,近一年來已太多例子,說明了股票有缺憾美反而更好炒。管理層欠佳?只要痛改前非就有大世界。投資回報低?請個高手改善便盈利大躍進。不好即是好,有缺點代表有憧憬,好像很玄的詭辯,但不少實例已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看研究報告不用太執着,有時分析員不會顧及市況,有時又不像市場合用逆向思維。未必是心存歪念刻意誤導,又或者功力不足。投資分析算是一件見仁見智的玩意,不過分析一隻股票的真諦,應該是這一門生意是否有得做,賺錢的能力及業務國際因素,才是值得注重的地方,一時股價高低往往被資金流向領導。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