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煙囪效應 炸毀升降機

大爆炸煙囪效應 炸毀升降機

【本報訊】牛頭角偉景樓發生煤氣大爆炸後,政府跨部門小組昨日仍追查事故原因。大廈內爆炸現場滿目瘡痍,地下大堂炸出兩米深大洞,升降機被炸散。專家表示,爆炸時產生「煙囪效應」,氣流從升降機槽向上衝,連樓上的升降機門也嚴重損毀。另外,食水供應至少三日才回復正常,居民需要徒步運水上樓,生活大受影響。消防處長表示,出現是次罕見的煤氣爆炸,估計與大廈的設計有關。 記者:吳國威 周鴻熙 馬耀文 簡明恩

消防處處長郭晶強接受查詢時指出,偉景樓的升降機大堂設計較特別,要上幾級樓梯才抵達電梯大堂,懷疑引起爆炸的煤氣正是積聚在樓梯通道底下的空間,若證實事件與此有關,該處可能要檢討行動守則,修改疏散程序,日後一旦發生氣體洩漏,若附近有同類設計的樓宇,需要特別注意及疏散居民。

二千居民冇水冇電梯

記者昨日所見,地下大堂信箱通道被炸開一個闊一點八米乘四米、深兩米的大洞。前日事發時,八十九歲老婦廖樂真不幸墮下該大洞死亡。大堂內並布滿天花裝修雜物、電線、瓦礫等,損毀嚴重,管理處及電錶房東歪西倒,二千居民須利用後門出入搬食水上樓,大廈後樓梯的玻璃窗,不少遭炸碎,窗框跌落天井。另一處爆炸現場空置的星展銀行,同樣炸到破爛不堪。
機電工程署工程師許榮觀指出,偉景樓共有四部升降機,超過一半約三十多個升降機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低層損毀情況最嚴重。調查發現偉景樓對開三十米的地底,一條三十厘米直徑的煤氣管出現一個直徑七十毫米的生銹洞,估計是漏氣源頭。
電梯公司人員昨日到場檢查,據維修技工表示,事發時有兩部升降機停在地下大堂,他們發現兩升降機門及升降機被嚴重炸毀,不可能維修,需要全部更換。至於在六樓的一部升降機,鋼門向外「谷起」,內部損毀嚴重,同樣報銷,只有停在高層的一部仍可使用,但因大廈電力供應不穩定,昨日未能維修。
偉景樓業主立案法團秘書胡何美玉稱,損毀的升降機估計要三、四個月才能修復或更換,加上地下大堂被炸毀,損失達數百萬元,雖然有購買保險,但仍會向有關方面包括煤氣公司追討賠償。另一名住在二樓的居民林先生,其家居亦損毀嚴重,大廳窗門玻璃炸至碎裂及窗框扭曲,幸事發時廳內無人,未有造成傷亡。偉景樓高二十五層,由於電梯停用,很多住客暫時寄住親友家。

煤氣公司查同類喉管

有煤氣公司退休員工指出,全港地下煤氣管有三種,包括最舊的CI喉管,八十年代後更換的DI喉管,及最新的聚乙烯喉管,他指舊喉管已過時,潛在漏氣爆炸危機。
煤氣公司發言人稱,偉景樓發生意外的喉管,上月例行檢查並無發現問題,該種名為「球墨」的金屬喉管,至少可用五十年,煤氣公司亦無計劃以聚乙烯喉管取代。而出事的喉管初步發現有不尋常侵蝕,不排除由污水造成。煤氣公司會在三周內巡查同類型喉管,長達四百五十公里,佔全港煤氣輸送喉管六分之一。

偉景樓低層的升降機門,被強力爆炸衝力炸至向外移位。

沒有升降機使用的偉景樓居民飽受斷水之苦,須由街外搬運食水上樓。